全国生态日里的“环保探秘”:大同市民走进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与污水处理厂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天上午,大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同市生态环境局云冈分局、大同明德社工组织开展了“探秘环保设施,共护生态大同”主题参观活动,邀请市民代表、环保志愿者及媒体记者等走进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和大同市西郊污水处理厂,近距离感受“垃圾变能源”“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上午九时整,参观团一行首先踏入了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在专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团沿着密闭通道进入生产现场,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详细了解了垃圾从进厂、称重、卸料,再到分拣、焚烧、发电的生产全过程。“这些被视作废弃物的垃圾,在经过我们的专业处理后,每吨大约可转化为400多度电,既减少了土地填埋的压力,又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通过现场讲解员详细阐释,同时向大家展示了电厂的尾气处理系统,“我们运用了先进的脱硝、脱硫、除尘技术,确保排放标准优于国家标准,切实做到了‘变废为宝’,且绿色环保。”目睹垃圾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的过程,市民们不禁对科技在环保领域所展现的巨大能量表示赞叹。
随后,参观团前往大同市西郊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带领大家沿着污水处理流程,先后参观了格栅间、沉淀池、生化反应池等设施,了解到污水需经过物理过滤、生物降解、深度消毒等十余道工序,才能达到排放标准,部分处理后的中水还可用于城市绿化灌溉。“以前总觉得污水处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今天才知道每一滴水的净化都这么不容易。”大同明德社工刘德荣说,这次参观让她深刻体会到“节水护水”的重要性。
活动最后,大同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生态日的意义在于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开放环保设施,就是要让公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了解环保工作的艰辛与成效,进而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搭建起公众与环保工作之间的“连心桥”,共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大同贡献力量。
此次参观活动,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了环保科技的魅力,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具象。大家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人参与生态保护,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