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35200008/2025-00013
信息分类: 部门动态
发布机构: 大同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5-02-27 10:37
标题: 2024年山西养老服务 “惠民生、增福祉”十件事发布
文号:
时效:

2024年山西养老服务 “惠民生、增福祉”十件事发布

发布时间:2025-02-27 10:37 来源:大同市民政局
| | | |

1.高龄津贴实现全省普惠性发放。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是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主要内容之一,之前我省没有实现全面发放。在省政府决策部署下,自2024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施户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普惠发放,全年已为82万多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7.8亿元,增强高龄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2.阳泉市实施养老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养老服务办事难点、堵点,阳泉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养老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改革任务。从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到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再到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实现企业有感、政府有为的服务场景,助力“一件事”好办快办。

3.晋中市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养老幸福驿站。2024年,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印发了《关于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移交与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城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4处,使老年人享受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4.长治市紧盯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彰显为民大情怀。为解决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不畅难题,长治市为全市12个县区的5355名特困分散供养、低保、低保边缘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进行了身体能力评估。按照“一人一案”原则,建立老年人服务档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精准提供生活照料、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等上门服务。

5.晋城市让家庭养老小床位托起民生大福祉。晋城市是全国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提升行动项目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累计为经济困难家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500张,惠及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4200余人,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双提升。

6.万柏林区着力供给高品质养老服务。万柏林区立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创建了系统化、可持续、可复制的“1+14+N”养老服务体系,按照“区级一中心、街道一阵地、社区(村)一场所”的发展思路,培育服务品牌,盘活服务阵地,整合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形成具有万柏林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

7.高平市携手国企守护“夕阳红”。高平市聚焦民生保障,由市属国投集团投资1.9亿元建设太行叔和康养服务中心,提供普惠性养老床位500张,康养中心是以管家服务为理念,链接云大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康养福地。

8.榆次区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传递暖心舒心。榆次区立足社区养老幸福工程,积极探索建立集“食、购、行、娱、医、康、养”七大要素,融和“精细化、智能化、多样化三化服务”养老模式,整合社区资源,建成7个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各类养老服务惠及周边老年人20万余人次。

9.乡宁县农村养老服务蹚新路。乡宁县着眼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全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探索出“设施全覆盖、运营全覆盖、服务全覆盖、保障全覆盖、监管全覆盖”五个全覆盖经验。建成12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备992张居家养老床位,县财政给予用餐老人每月最高100元餐费补贴。全额落实照料中心运营补助;依托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拓展“六助”服务,2024年,为841名老年人累计提供10786人次上门服务。

10.孝义市织密织牢城乡养老服务幸福网。孝义市立足百姓急难愁盼,公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构建以市综合福利中心为核心,6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42所日间照料中心和4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为补充的“1+6+N”的养老服务网络,扎实推动城乡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孝亲颐养”养老服务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