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矿抢占智能化矿井建设“智”高点
机器设备“冲锋陷阵”、井下生产安全高效……走进山西省智能化示范煤矿、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智能化矿井建设正为煤矿生产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能化矿井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系统协同配合,才能对生产进行全程管控,使智能开采变为可能。”塔山矿机电副总经理张兴介绍道,近年来,他们一方面对涵盖矿井生产的采、掘、机、运、通、地质防治水以及地面洗选运等10个大系统27个专业子系统开展了智能化建设与改造,打造了矿山云图智能决策平台;另一方面建立了矿山云图智能决策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智能调度指挥中心两个中心,将各专业系统实时数据均接入平台,对井下各个生产环节、井下环境安全、人员位置、设备运行情况等安全生产实时数据进行融合,利用数据中心和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对各类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处理、决策,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安全生产全流程的远程、协同和自动控制。有了决策“大脑”,还需要依靠“神经”将各项指令快速传达到各个部位。因此,塔山矿还对工业环网进行了万兆升级改造,实现了万兆网络设备级联、千兆感知终端接入的网络连接形式,并率先投入使用多模基站,矿井地面以及井下5G无线网络全覆盖,为矿井各系统实现智能控制、全面感知铺就了“高速通道”。
走进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一张三维时空矢量矿图,将井下“采、掘、机、运、通”等主要生产环节、井下环境安全、人员位置、设备运行等情况直观立体呈现。“由我们主导开发的产量平衡时空预警系统,通过对皮带机输送量和驱动功率的建模分析,能够科学调配主运输系统运力;率先在全煤行业推广应用的智能化辅助运输管理系统,通过采用多系统融合技术,借助‘网约车’管理模式,可将无轨胶轮车整体运行效率提升30%以上……这些系统也可以全部在智能化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眼就看到。”张兴说道。
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均实现远程放煤一键启动、率先在集团公司建成了首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谈及这些年智能化为矿井带来的改变,张兴说,从2019年至今,塔山矿矿井累计投资建设智能化煤矿系统项目30个,形成一大平台、十大系统、27个子系统和12个无人值守场所,并应用开发了井下皮带、泵房、变电所巡检、智能拣矸、应急救援等机器人,初步构建了全面感知、5G传输、自主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新模式。目前,矿井通过推进智能化建设,累计减少井下作业人数108人,年降低人工成本数千万元,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平均顶煤回收率达90%,混矸率低于10%,实现了特厚煤层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做到了效率效益双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瞄准建设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目标,持续在智能放煤、煤矸精准识别等方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形成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体系,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现减员、降本、提效,为我国特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塔山经验’。”张兴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