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大思政课”品牌,连日来,我省大中小学生与全国大中小学生一起,同上一堂主题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的“思政大课”。此次思政大课分为小学课程“众志成城”、初中课程“中流砥柱”、高中(中职)课程“精神丰碑”、大学课程“大国担当”四个篇章,按学段于9月15日至18日依次在线上推出。
童心向党,红色基因润心田
9月15日上午9时,在阳泉市郊区育才小学的1个主会场、20个分会场,全校970余名师生与全省小学生一起,同步观看“众志成城”思政大课,共同接受精神的洗礼。
屏幕前,孩子们神情专注、目光坚定,在老师的讲述中,大家认真聆听英雄的故事,感悟那段烽火岁月。“我们阳泉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今天在课上通过AI技术,亲耳听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热血奋战的故事,我深感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育才小学学生史宸轩说,“我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今天,我们也同孩子们一起,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育才小学政教副校长李丽表示,“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打好底色,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抗战精神细化为‘看得见的日常’,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红色研学活动等,让抗战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节目中,通过AI技术,阳泉市上站小学学生史曜华还与他曾参加过百团大战的大太爷爷进行了隔空对话。“心里满是激动与自豪。”史曜华说,“现在的和平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后我会好好读书,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长大后用知识守护祖国,让抗战精神永远传下去。”
青春接棒,使命在肩勇担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抗战历史,不是简单的史实回顾,而是深刻的精神汲取。”太原市成成中学思政课教师杨钰钰说,“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当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从史实中悟精神、从胜利中明方向,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青春奋斗中来。”
9月16日,在成成中学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全体学生在杨钰钰等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集中观看了初中课程“中流砥柱”,并在课堂上进行了交流分享。该校初中学生闫紫烁说:“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中流砥柱之姿。历史的接力棒如今传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挺膺担当,让青春在强国建设的浪潮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太原市第十八中学,师生们一起坐在屏幕前,沉浸式收看了“中流砥柱”思政大课。“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该校教师王东鑫说,“今后的课堂上,我会把这些故事讲得更细、更活,让学生们感受着文字里的温度,读懂先辈的担当,在他们心里种下家国的种子,长成敢担使命的新时代脊梁。”该校初二学生韩谨聪被先烈们的爱国之情和勇敢无畏深深震撼并感染:“历史不能被忘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带领中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红色铸魂,砥砺奋进新时代
9月17日上午,在全省各地的高中(中职)学校,师生们同上“精神丰碑”思政大课。
长治市沁源县第一中学从第二节课开始,高一、高二、高三全体师生同步观看,实现“同时间、同内容、同感悟”。“山坳里藏着的粮、百姓悄悄递的情报、战士们趁夜摸黑的突袭……沁源围困战的岁月仿佛从影像里走了出来。此刻‘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这九个字已不再是史料里的文字,倒像带着泥土气的誓言,暖了胸口、热了眼眶。”该校高二年级政教处主任李红星激动地说。高一学生孙佳宇说:“最让我震撼的是全民抗战的力量。农民、学生、战士,每个人都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继承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学习的战场上奋勇争先,在人生的道路上攻坚克难,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沁源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资源,正是育人的鲜活教材。”该校副校长韩升表示,“今后,我们会深耕本土红色底蕴,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学生血脉。”
在太行革命老区晋中市左权县,以左权将军英名命名的左权中学里,师生们收看这堂课时格外认真。“通过这堂思政大课,我更加了解我们左权县的英雄——左权将军,以及无数抗日英豪‘舍小家为大家’的报国壮志。”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令该校学生江泉毅深深动容,“今后,我会把左权将军带给我们的这份感动转化为学习动力,用过硬的本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学生马煦乔坚定地说:“作为左权中学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赓续先烈遗志,用实际行动去成就青春,用踔厉奋发去谱写华章,让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让革命的火种薪火相传。”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动容的神情,令政教处主任张珊珊颇为感触,“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不仅是身份认同,更是传承抗战精神、扛起时代责任的担当。”左权中学老师李雨霏表示:“将以此次思政大课为契机,结合本地红色资源,探索‘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让爱国情怀与担当意识真正融入学生们的成长底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时代召唤,强国一代有我在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引导青年学子从‘大国担当’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培养其成为有全球视野、负责任、敢担当的时代新人。”9月18日,收看完“大国担当”思政大课,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孟雨桐表示。当天,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本科生张语斐在收看完这一思政大课后深受震撼:“课程深刻呈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我们青年一代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珍惜韶华,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大国担当”思政大课令思政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妙健深感振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在肩,将深入挖掘山西红色资源,以平型关大捷等史实诠释真理,引导学生从抗战胜利中感悟党的领导力、民族凝聚力,将爱国情转化为强技报国的行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全体中华儿女用‘血战到底’的气概铸就胜利丰碑,让我真正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底气从何而来。”电气工程系学生刘昕月也深受触动,“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生,我愿以专业技能报国,像先辈那样坚守自己的‘战场’,刻苦训练技术、夯实实操本领,将来在国家需要的岗位一线发挥光热,用实际行动传承抗战精神、担当时代使命!”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还将开展“巍巍太行魂,铮铮赤子心——山西抗战历史探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使命担当,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