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市级政策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0-11-06 16:15
标题: 《关于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解读
文号:
时效:

《关于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0-11-06 16:15 来源:大同市科技局
| | | |

一、制定《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必要性

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17年1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方案》,2017年11月出台了《山西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全文共9款24条,于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之后全省各市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先后出台了市级层面的奖励政策或办法,其中对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就有太原、长治等8个市(综改区、高新区)出台了奖励政策。还有省综改区、太原市、长治高新区等多个市(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先进技术转移平台和优秀技术转移项目、研发投入等相继出台了多项奖励政策。我市就高新技术企业一项来说,主要受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按照国家要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作三年的财务审计和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而出据审计报告,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就需要5-8万元的经费,企业存在只花钱不成功的顾虑,申报愿望更加不强烈。这与我市缺乏奖励引导政策不无关系。山西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共2501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虽然2018和2019年分别以25%和38%的增幅连续增长,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仅有58家,与“省域副中心”严重不符。

二、起草《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背景和依据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为四高两同步”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111”创新工程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方案》以及《关于加快构建山西省创新生态的指导意见》的创新发展理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依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148号)精神,为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经征求大同大学、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税务局、统计局、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意见,拟制定《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草案)》。共8款20条。其中也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

《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制定出台再结合“山西省产业联合研究基金”机制的建立,将有力促进创新创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科研人员和团队、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工作,构建从“种子”孵化,到“幼苗”成长,再到“大树”成林的创新生态,推动“六新”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使科技创新成为拉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支持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等八个方面作了规定。考虑到奖励资金的激励作用以及我市的财政实际情况,我们取省级奖励资金的50%甚至是30%给予奖励。

下面,对《大同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一、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通过对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增速排前10位企业的奖励;对获得国家、省级奖项的第一完成单位的奖励,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资源集聚。预计奖励资金财政支出1000-2000万元左右。

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机构的奖励,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国家、省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预计财政支出资金500万左右。

三、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

通过对首次、第二次、第三次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奖励,对首次和第二次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奖励,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奠定基础,还可以培育高科技领军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创新体系。预计奖励资金财政支出1500万元左右。

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通过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的奖励,将促进我市创新创业实现双创升级版和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预计财政支出资金500万左右。

五、支持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

通过对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奖励,强化依托科研攻关项目和平台培养人才团队,健全人才团队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预计财政支出资金1000万元左右。其他类别500万元左右。

共计奖励资金财政支出在5000-6000万元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