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大同市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狠抓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整体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服务业平稳运行,投资、消费领域稳健增长,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为上半年乃至全年经济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5.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8.4亿元,同比增长3.5%。
农业生产形势向好。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3.4%。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同比增长4.5%,林业产值同比增长34.7%,牧业产值同比增长2.4%,渔业产值同比增长1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4.9%。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较1-2月提高4.9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6亿元,同比增长7.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7亿元,同比下降1.2%。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1.8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5.3亿元,同比增长7.0%。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4.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0亿元,同比增长7.6%。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实现118.1亿元,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实现13.7亿元,同比增长8.0%。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3亿元,同比增长3.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113.3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民生支出执行90.8亿元,同比增长12.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
金融存贷款持续增加。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完成5231.39亿元,同比增加247.24亿元,增速为4.96%;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完成3112.4亿元,同比增加308.34亿元,增速为11.0%。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回落。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下降0.7%。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增长的有: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增长8.1%,医疗保健类增长0.6%,衣着类增长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增长0.2%。下降的有:食品烟酒类下降2.4%,交通通信类下降1.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居住类下降0.7%。
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6元,同比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9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3元,增长6.2%。
附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