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1-7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进入三季度,在面对经济下行和汛期灾害的双重考验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顶住压力,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着力稳生产、稳建设、稳市场,工业生产韧性凸显、投资增速由负转正、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环比提高,全市整体经济“稳”的基础更加夯实,“进”的态势更加显著。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3%。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
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较上月提高10.0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7.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8%。
限上消费稳中提速。1-7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7.7亿元,同比增长4.9%,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2.9亿元,同比增长4.0%;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4.8亿元,同比增长9.3%。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实现115.3亿元,同比增长5.6%;餐饮收入实现22.4亿元,同比增长1.4%。
财政收入小幅回落。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4亿元,同比下降1.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245.1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民生支出执行199.1亿元,同比增长8.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
金融存贷款持续增加。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完成5261.16亿元,同比增加351.34亿元,增速为7.16%;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完成3114.4亿元,同比增加265.53亿元,增速为9.3%。
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提升。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增长0.1%,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增长的有: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增长8.6%,衣着类增长1.9%,医疗保健类增长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增长1.2%。下降的有:交通通信类下降1.9%,食品烟酒类下降0.7%,居住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