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35200000/2023-00997
信息分类: 同政办发
发布机构: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3-06 10:23
标题: 关于印发大同市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同政办发〔2023〕3号
时效:

关于印发大同市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06 10:23 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

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大同市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同市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加快建设市场主体集聚平台,走出一条具有大同特色的集群经济发展新路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充分挖掘全市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围绕制造业、数据服务、特优农业、特色轻工(工艺美术)等领域,加快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就业富民拉动效应明显的专业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谱写新篇章。

二、培育重点

围绕黄花、轨道交通、医药、智能煤机制造、石墨碳素、再生金属、活性炭、纸业、黄芪、数据服务等领域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云州大同黄花、经开区医药、平城轨道交通、云冈智能煤机、新荣石墨碳素、广灵再生金属、云州纸业、浑源黄芪、左云活性炭等省市级专业镇。2023年完成6-10家市级专业镇评定。申报省级专业镇不少于3家,确保1家以上获批省级专业镇。到2025年,完成全市省级专业镇达到3个以上,培育不低于20家市级专业镇,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专业镇市场主体倍增行动。聚焦最具基础优势、地方特色、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专业镇+市场主体”培育模式,深入落实市场主体倍增“1+1+8+1”政策体系和支持专业镇发展的系统性政策,充分发挥专业镇专项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能耗和环境容量保障等政策的引领作用,推动专业镇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创新驱动、品牌拉动、产业链撬动作用,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现专业镇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实现“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的集群发展。(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能源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专业镇主导产业壮大行动。鼓励支持专业镇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靠大联强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张规模、提质增效,积极推动生产经营稳定、市场前景广、成长空间大、创新能力强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实现专业镇主导产业更加集聚、企业发展能级更高、经济规模更加壮大,打造一批200亿级、100亿级、50亿级、20亿级、10亿级、5亿级专业镇,推动专业镇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积极促进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抓好产业布局规划,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引导专业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特色轻工业等现代产业,破解产业层次低、产业雷同、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腾笼换鸟”、错位发展,促进特色产业逐渐向高端过渡转型。(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金融办、市能源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专业镇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我市黄花、轨道交通、医药、智能煤机制造、石墨碳素、再生金属、黄芪、纸业、数据服务、活性炭等领域,鼓励专业镇龙头企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检测认证、技术服务,提升专业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专业镇特色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专业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广泛应用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专业镇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落脚到项目上,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库,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着力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项目,持续推动项目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活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对符合全市产业规划的专业镇重点项目在审批服务、专项资金、项目用地、环境容量等方面给予支持。强化项目建设属地责任,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动态监测,预先防范项目风险,坚持项目推进工作服务前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能源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金融办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专业镇就业富民赋能行动。坚持专业镇就业富民导向,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鼓励专业镇企业以训提能、以训稳岗,稳定现有就业,提升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就业渠道,发展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商贸服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化配套服务,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实现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家门口”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鼓励各类院校面向专业镇特色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开展合作办学,培养专业镇本土人才。针对企业科技创新需求,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面向专业镇的订单式培养;针对特色产业,加强技能型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解决专业镇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才缺乏问题。扎实推进“双创”工作,打造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载体。加强创业辅导,提升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提高专业镇就业转化率。(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专业镇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坚持质量引领、以质取胜,持续提高特色产品质量水平,打造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化、质量一流的拳头产品。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区域品牌培育,鼓励专业镇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大同产品向大同品牌转变。提高区域品牌价值,鼓励专业团体、行业协会和其他集体组织建立公共品牌资源,通过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区域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名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实施专利,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加强专业镇技术标准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质量国际对标,积极申请国际认证。鼓励专业镇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争创一批省级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等部门和各县区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专业镇市场拓展行动。加大对专业镇企业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举办各类促销活动,逐步打造一批品牌展销活动。依托京东云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带动引领,鼓励专业镇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支持专业镇企业参展及参与各类公开招标活动,相关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和协助,并给予办展和参展支持。举办产供销对接活动,健全完善流通体系,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专业镇精准招商行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专业镇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抓手,围绕专业镇特色产业新动能培育、传统产业升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等重点招商领域,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精准锚定目标企业,通过专业招商、协会招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云招商等方式,引进落地一批高端优质项目。精准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发达地区创新成果来同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市商务局、市促进外来投资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实施专业镇要素保障行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专业镇聚集,形成各部门协同推进态势。科学安排用地计划指标,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保障专业镇企业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采取分类节能审查措施,强化落实正面清单管理、能效先进性审批、标杆性审批等支持政策,推动专业镇项目提升质量。优化环评审批服务,科学配置排污总量指标,支持专业镇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环保产业和建设效益好的重大项目。畅通专业镇企业融资渠道,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在审批流程、贷款规模、授信条件、融资利率等方面优化提升。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推动专业镇企业挂牌上市,以资本力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办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大同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实施专业镇环境服务化行动。优化专业镇发展软硬环境,提升道路、供电、供水、数字化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各类园区作为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形成上下游配套、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专业镇企业、行业组织、高校等共同打造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标准推广、人才培训、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物流配送、电商平台等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动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全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办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大同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工作机制

(一)建立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市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见附件),加强对专业镇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及市级专业镇标准制定、申报认定、专家评审、审核公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会商解决问题。各县(区)参照建立本级工作机制,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

(二)强化政策保障落实机制。落实专业镇系统性支持政策,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土地、能耗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专业镇汇聚,重大项目和专项资金优先向重点专业镇倾斜。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专业镇支持政策,确保专业镇所在地区政府、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各县(区)要根据各专业镇主导产业特点、发展阶段水平、资源禀赋条件等,研究制定“一镇一策”扶持政策,推进专业镇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

(三)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深入各县(区)开展调研,摸清专业镇企业发展现状,找准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企业发展的“个性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把脉问诊”、协调配合、跟进帮扶,帮助解决好专业镇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指导专业镇编制特色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完善专业镇发展路径,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做优做精,促进专业镇提档升级。

(四)建立责任清单机制。制定专业镇年度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安排年度重点任务、推进措施、时间进度,细化分解责任,压实各方责任。专业镇所在县(区)政府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将发展路径中的问题具体化、详实化,责任清晰化、全面化,形成重大项目清单、招商引资清单等。

(五)建立科学化考核激励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将专业镇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对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建立健全重点督查考核机制,专业镇评定后,要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查督办督导。开展专业镇年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县域经济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评价排名靠前、成效突出的专业镇所在县(区)政府予以表扬奖励;对评价排名靠后或建设进度较慢的专业镇所在县(区)政府,发出督办通知书,限期整改问责。

附件:大同市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名单

附件

大同市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名单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 署,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专业镇发展规划、目标要求、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二、组成人员

组 长:张 强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孟维君 副市长

成 员:庞 君 市政府秘书长

    周 灏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殷雪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 团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高旭彬 市政府副秘书长

    范振凯 市教育局局长

    戴 陶 市科技局局长

    曹 旭 市工信局局长

    王东升 市民政局局长

    邵晋栋 市司法局局长

    刘义深 市财政局局长

    张 军 市人社局局长

    刘尚文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赫 瑞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田培山 市住建局局长

    卫 君 市交通局局长

    张颖龙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秦尚松 市商务局局长

    孟德昌 市文旅局局长

    杜 福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李春雨 市体育局局长

    吴 钧 市统计局局长

    李志刚 市金融办主任

    苏春枝 市能源局局长

    邹嘉荟 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局长

    魏智力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

    吴泽元 大同海关关长

    张龙龙 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行长

    高向东 市税务局局长

    龚泽宇 市银保监分局局长

    张锦峰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高 文 市国资委副主任

    孟 伟 市工商联副主席

    韩生利 大同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郭 政 平城区区长

    刘利新 云冈区区长

    李 纬 新荣区区长

    郭普跃 云州区区长

    谢 云 阳高县县长

    闫伟国 天镇县县长

    赵昱清 浑源县县长

    张 磊 灵丘县县长

    梁 军 广灵县县长

    罗士彬 左云县县长

三、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工信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分管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推动专业镇发展工作,出台专业镇政策性文件,根据专业镇工作推进情况,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领导小组成员统筹解决专业镇重大事项,督促重大决策落实落地,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能,强化配合联动,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由现履职人员自行替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动态调整,不再另行发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