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活动】铭记抗战烽火岁月 携手共绘时代新篇
塞北福城,大美阳高。
阳高县地处晋、冀、内蒙古交界处,历史悠久,古有“北方雄镇”“边关锁钥”之称,战略位置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铁蹄犯境,烧杀抢掠,肆意妄为,犯下滔天罪行。而英勇的阳高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争,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壮烈的抗战史诗。
如今,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从那烽火硝烟的往昔岁月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阔步前行,用奋斗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山河破碎 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
8月的阳高,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炎炎烈日之下,一座青灰色的纪念碑静静矗立在阳高县南广场,“阳高县城惨案纪念碑”九个字肃穆而沉重。纪念碑的背面,碑文如血如泪,镌刻着那段不容遗忘的历史,一字一句,皆是民族苦难的见证。
▲阳高县南广场“阳高县城惨案纪念碑”
1937年9月9日,日军进入阳高县城。大街上的空旷场地停满坦克、大炮、汽车。四大街布下荷枪实弹的岗哨,杀气腾腾。在汉奸的煽动下,部分不明真相的民众试图迎接所谓的“皇军”,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残酷的屠刀。日本侵略者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把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包围起来,押着600多男青壮年向南街南门南瓮城内走去。一路上,日军挨家搜捕,连路旁行人也不放过,街道霎时沦为囚途。
南瓮城,这个本应是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却成了死亡的陷阱。日军在城墙东面架起6挺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下方的百姓。人群被驱赶进瓮城后,敌酋一声令下,罪恶的子弹雨点般地射向无辜群众,人群顿时发出一片惨叫,纷纷倒下。
惨案并未终结。9月11日,日军再次下令清乡,到12日,又有没及时领取印有日酋“迁”字章“良民证”的400余人遭枪杀。这是3天后日寇又一次屠杀无辜群众犯下的滔天罪行。3天之内,日军共杀害阳高无辜群众1000多人。
“阳高城惨案”是日军在阳高县制造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惨案,也是山西省历史上最惨痛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是阳高人民心中永不愈合的伤痕,更是中华民族苦难记忆的深刻烙印。
浴血奋战 人民的抗争永不屈服
烽火岁月中,人民从未缺席。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无数热血志士的奋起反抗,桑干河畔抗日激情风起云涌,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生于六棱山脚下西团堡村大地主家庭的曹德本,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德本从太原工业学校毕业后回乡,以民族大义、抗日救国理念逼迫劝说自己的父亲和本地财主出资抗日,不久,曹德本就积攒齐了经费。他托人买回40多支步枪、2挺机枪,组建起了拥有50余人的抗日武装。这支队伍时常活动在广灵县东焦山一带,运用游击战打击敌人,1938年5月被日伪军包围,在率众突围时曹德本壮烈牺牲,年仅27岁。
由于时局紧张,八路军一二〇师政委关向应、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和五地委书记李光汉在浑源县果断决策,成立阳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委派大同县政府季林担任县长。在七一八团的护送下,季林一行人顺利进入阳高境内,这是共产党在阳高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游击政府,开启了阳高地区抗日斗争的新篇章。
抗战期间,桑干河工委和桑干河武工队运用灵活多样的战术打击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如在阳高开辟工作的桑干河武工队干部郑子勋,在掌握敌情的基础上,率部偷袭罗文皂火车站。虽然这次战斗并未取得预想的结果,但此次行动不仅进一步震慑了敌人,还为武工队穿过平绥路、开辟新的根据地开通了道路。
1942年,黄土坡村党支部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阳高县的第一个党支部。在长期艰苦的抗日战争中,黄土坡村党支部率领广大群众,为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浴血战斗。他们积极支持桑干河工委和武工队开辟工作,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桑干河畔、长城脚下,到处燃烧着抗日的烽火。他们来无踪去无影,拔据点、炸桥梁、袭火车……就像在敌人身上插入了把把钢刀,打得日伪军魂飞魄散。
▲1945年8月大反攻中,冀晋军区部队收复阳高县城后向敌伪占据的大同城挺进。
▲欢庆抗战胜利
日月重光 新时代的画卷锦绣如织
烽火散尽,振兴潮涌,新篇已启。
曾经的硝烟与战火已成为远去的回响,在阳高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幅产业兴旺、文旅繁荣、生态优美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提及阳高,“阳高红”西红柿、“阳高杏”等优质农产品声名远扬。其中,成功培育的“阳高红”西红柿作为县域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1.6万亩标准化种植规模,年产量突破8万吨、产值达5亿元。近年来,阳高县紧扣“农业强县”目标,以稳粮保供筑牢农业根基,以“特”“优”战略引领产业升级,从品种改良到规模化经营,从品牌打造到市场拓展,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产业升级的浪潮中,阳高县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源网荷储”一体化数据中心集群逐步成形、中联大数据基地一至三期全面投运……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阳高县积极“走出去”对接行业头部企业,主动“引进来”接洽来阳客商,成功招引中晋和利阳两个年产共计130万吨甲醇燃料调配、渤海科技年产36万吨新型作物专业肥等大项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新动能。阳高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依托独特的长城资源、杏园景观、古堡文化、红色资源,阳高县走上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促农增收的特色道路。如今,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阳高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二级以上优良天数、PM2.5平均浓度3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清新空气惠及百姓,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时间是忠实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
曾经,战火在这里燃烧,英雄们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着这片土地,他们的精神如不灭的星火,穿越岁月的长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阳高儿女。如今,阳高人民秉承先辈们无畏无惧、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以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姿态,书写新的传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