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收官战,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直以来,国资国企改革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予以明确,提出要做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连日来,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立足实际,围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献计献策。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内在动力活力
“去年,平城区立足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围绕新能源产业、煤炭产业、文旅产业、工程建设、人力资源、酒店管理、建筑领域、地产开发八大板块全面发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市人大代表、平城区集体工业联社负责人赵建宏对记者说。赵建宏表示,今年,他们将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扬长处、补不足,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推动深化提升行动见效
市人大代表,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如岩认为,近年来我市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通过市场化导向,不断优化资本布局,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改革需稳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刘如岩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通过管理创新的驱动,突出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动力、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等,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见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树立辩证思维
走好改革创新之路
“改革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市政协委员、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门副主任栗炜说,国有企业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要主动作为,将自身改革发展同国家战略导向、地方政府需求相结合,坚持树立辩证思维,统筹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他说,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最根本的就是牢牢把握国企改革方向目标,锚定使命任务,健全国有企业运营机制和国资监管体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顶梁柱”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