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35200018/2025-00322
信息分类: 部门动态
发布机构: 大同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5-11-13 11:41
标题: 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村:村里的大棚学会了“说话”
文号:
时效:

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村:村里的大棚学会了“说话”

发布时间:2025-11-13 11:41 来源: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公众号
| | | |

近日,走进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高标准新型钢架温室,在阳光下整齐排列,熠熠生辉,成为广袤田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标杆,该村立足本土资源,深耕特色种植,通过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和农旅融合,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最让我们骄傲的,不是修了多少路,而是让村里的大棚学会了‘说话’。”北村村委会负责人的话语中洋溢着自豪。然而,这份自豪的背后,是3年前一场倒春寒带来的沉重记忆。当时,村民张建新看着半棚即将成熟的果子被冻坏,无奈叹息:“咱农民还是逃不过看天吃饭的命啊。”那日,融化的冰碴滴落泥土,也深深烙印在村干部的心头,催生了求变的决心。

转机随着区里推行智慧农业试点而到来。北村村下定决心,筹措资金,率先为5个示范棚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首次实现了实时传输到手机。抱着怀疑态度的张建新成了首批尝试者,他起初常嘀咕:“一根线能比我种了30年地还懂庄稼?”直到去年夏天,手机警报提示土壤湿度异常,他将信将疑前去查看,竟发现滴灌管破裂。若非及时处理,半棚黄瓜恐将旱死。这次经历让他彻底信服,从此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数据,还主动向技术员请教:“这光照数值咋调,番茄才能更甜?”

如今,北村村的智慧农业已蔚然成势。由100多座现代化高标准新型钢架温室和两座育苗中心组成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全面接入了智能物联网系统。科技的力量在这里直观显现。去年,全村凭借这套系统节水省电近10万元,亩均产量更是提升了两成。更重要的是,该村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技术示范—品质提升—多元增收”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价值空间,将特色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精心打造集观光游览、农事体验、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农旅项目,形成了多业态联动、相互促进的乡村振兴产业矩阵。“现在这地是真‘聪明’了,咱农民的日子也跟着亮堂起来。”村民李建国笑着说。明媚的阳光透过洁净的棚膜,洒在他幸福的笑容里,也映照在那些默默收集数据、闪烁着科技光芒的传感器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