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新闻发布会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10-11 09:27
标题: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
文号:
时效: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

发布时间:2025-10-11 09:27 来源:大同发布
| | | |

10月10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市商务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主持人: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瑶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大同市“辉煌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君同志,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张天玉同志,市商务局国际市场外经合作科四级主任科员宋伟琳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市商务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本场发布会议程有两项。首先,请张君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大同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君: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市商务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商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十四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消费、外贸、外资、外经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指标稳健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夯实。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7.7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132.3亿元,年均增长4.7%。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地位更加稳固。

对外贸易实现量质齐升。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04亿元,较“十三五”末期增长3.9%。其中,出口额完成37.7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6%;进口额完成7.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1%。

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至2025年6月,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家,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3.09亿美元,相较于“十三五”期间的2.61亿美元,增幅达18.4%。

二、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内需潜力深度释放

市场繁荣度显著提升。通过稳住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创新发展网络消费,成功打造了一批消费新场景、新热点。2024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城镇消费达227.6亿元,乡村消费达3.9亿元,分别较2021年增长31.9%和143.8%,城乡消费市场呈现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市场主体根基更加牢固。大力培育限上商贸企业,截至2025年8月,全市限上单位数量达到1080家,较2021年翻了一番,增幅高达101.1%。更多的市场主体达到限额标准纳入统计,大同市商贸流通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

惠民政策效应充分显现。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真金白银提振消费信心。2024年全市发放补贴3.3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已确定发放6.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45.5亿元,政策杠杆效应明显。在政策有力带动下,2024年全市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3%,其中限上社零增长7%,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三、商贸流通体系优化,品牌建设成果丰硕

在“老字号”传承创新方面,成功构建了“中华老字号-三晋老字号-大同老字号”三级品牌培育体系,广盛原中医药、刘老醯儿醋业2家企业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实现了我市“中华老字号”零的突破,目前全市拥有各级老字号品牌20个。通过组织企业连续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大同老字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在餐饮产业发展方面,成功实现了从“山西美食之都”到“国际美食之都”的历史性跨越。成功举办世界面食产业发展峰会、国际美食文化节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大同美食进校园”活动走进国内顶尖学府,“圈粉”无数青年。特别是在世界美食旅游博览会(西班牙)上荣获大奖,实现了国际赛事奖项“零的突破”。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开展行业评选,推动餐饮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

四、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动能澎湃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将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省级电商直播基地、1个市级电子商务园区,以及9个覆盖县区的乡村e镇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商生态服务体系。2025年1-6月,全市网络零售额完成24.3亿元,同比增长15.1%,总量位居全省第四,较2020年同期实现翻番。网络销售产品从以外地商品为主,扩展到“大同黄花”“大同好粮”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数字赋能实体经济的效果日益凸显。

五、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开放平台能级跃升

通过出台《大同市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为企业纾困增效,营造了优良的外贸发展环境。外贸主体队伍持续壮大,有进出口实绩企业从2020年的80家增加至2024年的98家。

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投入运营,2024年6月以来成功开行中欧(亚)班列10列,有效打通了国际物流新通道。贸易方式更加多元,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4亿元,增速高达100%,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医药)建设扎实推进,产业集聚效应显著,2024年医药产品出口达25亿元,位居全市出口商品首位。

六、利用外资量质齐升,开放型经济增添新活力

“十四五”期间新设外资项目中,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占比过半,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有5个。全市存续外资项目总数已达59个,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占比61.02%。我市立足自身优势,创新“算力+产业”招商模式,秦淮数据集团、山西秦云基础等龙头企业落户,对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4亿美元的总投资规模成为我市近年来利用外资的中坚力量。外资来源呈现多元化格局,“十四五”期间,我市的外来投资主体包含15个国家和地区。外资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成为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七、开发区建设提质增效,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形成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全面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2020至2024年,全市开发区工业投资从81.45亿元跃升至161.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54%,规上工业增加值由81.94亿元增长至114.2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7家开发区在省级考核中全部跻身前50%。特别是纵深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累计出让“标准地”182宗(11647.98亩),实现583个承诺制项目100%办结,“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营商环境竞争力全面提升,确保了京东算力中心、秦淮数据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高效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晋创谷·大同”、绿电园区、国际合作园区、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目前已经成为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

各位朋友,“十四五”以来,我市商务系统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砥砺奋进的结果,也离不开各位媒体朋友的鼎力支持。展望未来,我们将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十五五”时期商务工作再创新辉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视频:张雁君

主持人:

谢谢张君同志。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开始提问。

山西新闻网记者:

面对国际市场关税及贸易政策不断变化,大同市如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谢谢!

大同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 张天玉:

感谢您的提问。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与外部环境挑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系统谋划、多向发力,统筹推进稳外贸、促转型、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巩固外贸基本盘,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方面,着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针对美欧等市场关税及贸易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局加大对企业参展及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重点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口博览会、服贸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展会,助力企业抢订单、保份额。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深耕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推动市场布局从单一依赖向多元均衡转变,增强抗波动能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扩大承保覆盖面,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外贸风险、增强接单信心。鼓励企业积极把握数字贸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支持企业建设与使用一批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的海外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推动企业优化贸易结构,逐步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间品贸易比重,嵌入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增强在国际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韧性。

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开放平台功能,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中欧(亚)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推动班列提质增效,拓展线路覆盖,加密开行频次,推进货源组织与运输协同,打造稳定可靠的国际物流大动脉。同时,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政策功能优势,加快发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服务等业务,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在此基础上,我局将积极推动“外贸+内销”一体化发展,助力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持外贸企业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电商平台、内贸展会等多种渠道对接国内采购需求,推动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鼓励企业开展“同线同标同质”生产,打通内外贸产品认证与标准衔接,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实现两条腿走路,提升综合经营韧性。

通过政策协同扶持、国际市场拓展、贸易业态创新、平台功能提升等多措并举,不断夯实外贸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与风险抵御能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山西画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开发区工作成效显著,发展态势强劲。我们关注到最近两年“晋创谷·大同”揭牌成立、大同经开区成功获批全省第一家绿电园区建设试点,请具体介绍一下开发区亮点工作,谢谢!

大同市商务局国际市场外经合作科四级主任科员 宋伟琳:

感谢这位记者对开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十四五”期间,大同市7家开发区在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著。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市委、市政府针对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考核机制等进行谋划部署,研究出台了《大同市加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大同市开发区项目建设推进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市委市政府每月至少听取一次开发区建设情况汇报,动态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靠前指挥、亲自部署,为深化开发区改革铺平了道路。

二是抓班子队伍,规范人员管理。着力在配强班子、用好人才、优化路径上下功夫。各开发区积极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努力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团队。大同经开区进行了三轮“三化三制”改革,对管委会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左云、新荣、云冈、广灵开发区配齐了精兵强将,党工委书记全部由县区长担任,管委会主任由县区副书记或常委(常务)副县(区)长担任,人员全部到位。

三是抓重要指标,紧盯经济调度。一方面,工业投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各开发区2020年工业投资完成81.45亿元,2024年工业投资完成161.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54%。另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稳步向好,指标增速多数快于全市,全市各开发区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

四是抓“三项”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2020年以来,全市7个开发区全部印发了领办代办工作方案,领办人员33人,代办人员112人,累计共受理领办、代办承诺制项目583个,办结583个,办结率100%。全市开发区累计共出让“标准地”182宗,合计面积11647.98亩。逐步采用“标准地”进行建设的项目,实现“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可开工”。

五是抓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2024年4月,“晋创谷·大同”创新驱动平台挂牌成立,聚焦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等领域,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驱动,目前已入驻项目60个。作为全省第一家绿电园区建设试点,大同经开区绿电园区以宁畅等核心企业为抓手,由数据产业到工业制造业全业态发展,积极招引算力装备产业链及配套企业入驻,将绿电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大同经开区建设的中欧国际合作园区和以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主体的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同步申报中,有望在“十四五”收官之际顺利挂牌。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开发区重点工作,抓好转型综改示范区、“晋创谷·大同”的建设,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持续推进项目建设,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抓手,带动全市开发区提质增效,为全方位推进大同市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谢谢大家!

大同日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特别是近两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已成为消费促进工作中最主要的举措之一。请问我市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对我市消费市场又有着怎样的拉动作用呢?谢谢!

大同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24年以来,大同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国家释放潜在消费,扩大有效需求、畅通供需循环战略,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部署,组织全市商务系统大力开展大同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推动政策惠企利民。

活动开展以来,各汽车、家电、3C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全市共1184家门店参与到以旧换新活动中。

2024年,全市汽车报废更新5563辆,置换更新10627辆,家电以旧换新成交72557单,家装消费品“焕新”成交11542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成交7286单,2024年全年合计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3.34亿元。

今年以来,截至9月30日,全市汽车报废更新6734辆,置换更新19793辆,家电以旧换新成交149940单,3C数码以旧换新成交147860单,家装厨卫“焕新”成交30994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成交78890单。2025年,前三季度已确定发放各类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共6.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45.5亿元。

2025年1-8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汽车销售增长6.7%,家电销售增长30.8%,通讯器材销售增长58.6%,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十分显著。

谢谢!

主持人:

谢谢张君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答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嘉宾的情况介绍和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