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互动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5-16 10:37
标题: 60条育儿黄金法则!儿科医生给新手爸妈总结的干货!
文号:
时效:

60条育儿黄金法则!儿科医生给新手爸妈总结的干货!

发布时间:2025-05-16 10:37 来源:妇儿医学论坛
| | | |

母乳喂养篇

1、产后头几天,不要马上喝过多汤水。

此时新妈妈的乳腺管尚不通畅,如果过多地喝汤,分泌的乳汁很可能会堵塞乳腺管,从而导致乳腺炎,反而不利于哺乳。

2、母乳喂养宝宝6个月之内,不需要给宝宝吃其他任何食物。

3、纯母乳的宝宝6个月之内不需要喝水,因为无论母乳还是奶粉都含大量的水,多喝水反而会增加宝宝肝肾负担。

4、喂奶后要给宝宝拍嗝,如果不拍出来,宝宝很容易溢奶。

5、不要等宝宝很饿了才喂,吃饱了也不要勉强再喂。

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吃饱了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6、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

喂奶时耳朵要高于咽喉,避免奶水流入耳朵引发中耳炎;

别让宝宝边睡边喝,容易呛奶,甚至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

妈妈喂奶时也要保持清醒,尤其是晚上,避免堵住宝宝口鼻造成窒息。

7、母乳的颜色和稀稠度≠营养高低。

宝宝6个月以后的母乳依然有营养,只要妈妈愿意,可以一直喂养到自然离乳。

辅食篇

8、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推荐强化铁的婴儿营养米粉。

其营养价值远超过蛋黄或者蔬菜泥等单一食物,市售婴儿米粉比自制的更营养、更有益。

9、不要给宝宝喂煮菜水。

蔬菜表面的色素、化肥、农药会溶于水内,菜水内甚至含有重金属,这些都会危害到宝宝健康,添加辅食后,蔬菜泥更适合宝宝。

10、不建议用奶瓶喂养辅食。

奶瓶喂养是吸吮和吞咽的过程,用小碗和勺子有助于宝宝练习咀嚼和吞咽能力。

11、给宝宝初添水果,不要选择过甜或者过酸的水果,避免味道过重,出现厌奶和厌食。

12、1岁以内,辅食不加盐和糖。

盐影响血压、增加肾脏负担,糖分过多引发龋齿,应尽量少吃。

13、3岁前少喝纯净水、矿泉水。

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选择!

14、碳酸饮料和茶,宝宝最好别碰。

可乐影响钙吸收,6岁以后再考虑喝茶吧~

15、婴儿每次辅食量可有20%左右的浮动差异,每天的进食量也不固定。

16、别用嘴吹凉食物,更别嚼饭喂宝宝。

这样容易传播龋齿细菌,对宝宝牙齿健康不利。

17、补钙小妙招

虾皮:虾皮水煮10分钟后滤水,再将虾皮剁碎宝宝食用,宝宝大点直接吃虾皮。如果宝宝是初次吃虾皮,妈妈要注意观察食用后是否有过敏现象。

芝麻酱:含钙仅次于虾皮,且利于吸收,直接吃或抹面包、馒头上吃。

豆腐皮:菜类含钙最高,剁碎拌饭或直接吃。

豌豆:含钙也很高,煮熟捻碎吃。

18、鸡蛋一定要煮熟。

煎蛋至少3分钟,煮蛋7分钟,确保全熟再给宝宝吃。

19、5岁以下女宝,少吃油炸食品。

日常护理篇

20、新生儿体温≤37.5℃都正常。

21、新生儿可以使用婴儿沐浴露,但不需要常用,一周一次即可。

22、宝宝穿衣盖被的小秘诀:

头部保暖:新生儿戴个小帽子,防止散热过快;

允许婴儿手脚偏凉。只要颈部温热,就可说明室温及穿盖的合适,千万不要拿被子捂着。

23、出生后,在宝宝清醒、有看护的情况下,每天都让宝宝趴一会。

多趴可以防止宝宝头部过扁和偏头,也更容易让宝宝学会爬行,还能促进宝宝心肺的发育。

24、1岁内的宝宝禁止摇晃,宝宝未发育成熟的脑髓容易受到伤害,严重可致颅内出血、脑震荡。

25、不同月龄的抱姿

1个月横抱,2个月斜抱,3个月可以竖抱或托抱。

26、宝宝3个月前不用枕头,满3个月用1cm高的枕头,7-8月用3cm高的枕头。

27、不建议使用地毯,如果有也要经常进行清洁除螨。

国外统计,使用地毯的家庭,其宝宝得过敏性哮喘是不用家庭宝宝的2-3倍,罪魁是尘螨。

28、夏天太热或冬天太冷必须使用空调时,请注意空气滤网的定期更换和清洁,每隔2个小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新鲜。

29、1岁内忌久坐超1个小时,研究表明,周岁内久坐超过1个小时的宝宝会增加瘁死率。

30、夜晚开灯睡觉会影响宝宝褪黑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宝宝发育,所以要关灯睡。最好让宝宝睡单独的婴儿床。

31、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容易被脏东西感染引发尿路感染,治疗不及时会上行导致感染型肾炎。而女宝宝则容易出现阴道炎。

32、给宝宝洗脚时,用跟体温接近的温水即可。

33、防止尿布疹和红屁股,给宝宝用纸尿裤要及时更换。

34、宝宝3岁前最好不要蹬三轮车,容易形成O型腿或X型腿。

35、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时,妈妈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刷牙了。

36、佝偻病患儿,除了补钙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维生素D。

37、宝宝如果吃得少,别硬喂。尊重宝宝的胃口,避免厌食。

38、只要生长正常,宝宝的排便次数和性状无需关注。若生长缓慢,即使排便正常,也须寻找原因,及时调整。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

39、不要用灯暖浴霸,会伤宝宝的眼。真的需要使用,可在宝宝洗澡前提前开浴霸提升浴室温度,宝宝洗澡时关掉。

40、13岁以前防止宝宝发胖,因为这个阶段一旦发胖,肥胖会伴随他一生,其成年后得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大。

每周吃一次炸鸡薯条,成年后乳腺癌风险可能增加38%!

疾病护理篇

41、喂奶期间,宝宝的大便里易出现奶瓣,这是对奶消化不够完全的表现,家长不需焦急。

42、宝宝吃某种食物后,出现呕吐、急性腹泻、湿疹等情况,属于典型的急性过敏。这种情况不考虑消化不良,应该立即停喂。

43、一旦确定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要至少对该食物回避3个月。

44、宝宝生病后拒绝喝药,家长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强迫宝宝喝,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呛咳,同时宝宝的鼻黏膜也很容易损伤。

45、3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烧要及时送往医院。宝宝发烧首选物理降温法,宝宝能吃的退烧药只有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46、宝宝咳嗽不推荐用镇咳药,可以用叩背、吸痰、雾化等物理方式来缓解。

习惯培养篇

47、当宝宝会坐后,就可让宝宝坐餐椅进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8、鼓励宝宝自己吃饭,哪怕刚开始时他总是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

49、宝宝吃饭时要专注,如果一边进食,一边玩玩具,会分散注意力,对于养成良好进食习惯不利,同时对消化也不好。

50、2岁前最好不要给宝宝看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不利于宝宝视力。

51、2岁以下禁止看电视,3-4岁每周看电视总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每次看的时间以分钟计算。因为宝宝的眼睛在前4岁是形成期,极容易受伤害,而且这种危害是不可逆的,无法修复。

52、外来品如婴儿餐桌椅、婴儿背带是好东西,但学步车却是对宝宝不好的,宝宝最好不使用学步车。

53、玩具贵精不贵多。

积木、拼图这类能启发思维的更适合宝宝!

54、一次只玩一个玩具,不玩了收起来再换一个,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宝宝的专注力。

55、2岁前的宝宝吃手不用强行阻止,这是宝宝的感觉运动系统正在发育,同时还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感。

56、如果宝宝喜欢张嘴呼吸,一定要及时纠正。

长期口呼吸,气流会冲击硬腭,使之变形,久而久之面部发育会受到影响,出现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不良、上切牙突出形成龅牙等口腔畸形,影响宝宝颜值。

57、1岁到1岁半左右的宝宝喜欢扔东西,这是宝宝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等运动技能在进一步发展,但要告诉宝宝什么不能扔,以及在哪儿可以扔,避免养成坏习惯。

58、1岁半以前的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但也不要进行把屎把尿。可能会髋骨损伤,或者遗留尿频的毛病。一般2岁后再对宝宝进行排便训练。

59、爸爸妈妈应该经常和宝宝说话,有益于亲子交流,也有益于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

60、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宝宝,父母是宝宝最好的玩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