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1年第2期
P. 51
·部门文件· 2/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样表现。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可出现群体心 步于 2005 年。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疫苗不
因性反应。 良 反 应 监 测 水 平 有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2011 年 和
十二、偶合反应是怎么回事? 2014 年分别通过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我国
偶 合 症 (偶 合 反 应) 是 指 疫 苗 接 种 过 程 国家疫苗监管体系中不良反应监测部分的能力
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 评估,疫苗不良反应各项监测指标达到或超过
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偶合 WHO 评估标准。
症 (偶合反应) 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与疫苗 十五、目前我国应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保护
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疫苗接种 持久性如何?
后的偶合症有时不能立即做出判断,需要及时 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
报告,也需要疾控等机构进行调查、调查诊断 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
专家组做出诊断。 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病毒疫
十三、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苗的保护持久性。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 十六、不同厂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
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 代接种吗?
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 目前尚无关于不同厂家或不同种类新冠病
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 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种的证据。建议现阶段使用
异常反应:一般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 同一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接种。
故、偶合症 (偶合反应)、心因性反应。 十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
十四、我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是 些什么?
如何开展的?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
《疫苗管理法》《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 做 好 以 下 事 项 : 接 种 前 , 应 提 前 了 解 新 冠 疾
应监测方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等 病、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接种
法律法规均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疫 时,需携带相关证件 (身份证、护照等),并根
苗不良反应) 监测、报告有明确的规定。 据当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
具体做法包括明确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 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
告 人 、 报 告 的 内 容 、 报 告 的 时 限 , 规 定 需 要 和接种禁忌等信息。接种后,需留观 30 分钟;
启 动 调 查 的 疑 似 疫 苗 不 良 反 应 标 准 , 而 且 异 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
常 反 应 的 诊 断 需 由 调 查 诊 断 专 家 组 完 成 , 鉴 部位;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
定 需 由 省 、 市 级 医 学 会 来 完 成 。 疑 似 疫 苗 不 需要时及时就医。
良 反 应 的 监 测 是 通 过 中 国 疾 控 中 心 建 立 的 监 十八、为什 么 接 种 完 疫 苗 后 要 留 观 半 个
测 信 息 系 统 实 现 , 疾 控 机 构 和 药 品 不 良 反 应 小时?
监 测 机 构 实 现 信 息 共 享 。 各 级 疾 控 机 构 和 药 接种疫苗后,可能有极少数人会出现急性
品 不 良 反 应 监 测 机 构 也 会 对 监 测 的 信 息 , 定 过敏反应、晕厥等情况。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
期 进 行 分 析 和 评 估 。 如 果 遇 到 重 大 事 件 , 会 急性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 30 分钟内发生。如发
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估。 生急性过敏反应,可以在现场及时采取救治措
我国疫苗不良反应的系统、规范监测,起 施。晕厥也大多出现在接种后半小时内,如接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