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2年第2期
P. 21
·大同市人民政府文件· 2/202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用、超算中心建设,提升算力支撑能力。培育 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数字经济
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安全检测等创新平 扶持政策,建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资
台。鼓励在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 金,加大对数字技术研发、数字产业培育、数
网联汽车、智能物流、智慧医疗、智能文旅、 字化融合应用、数字类人才培养等的扶持力
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加快 度。(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财政
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责任单位:市工信 局、市科技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大 (三) 打造创新平台。发挥政产学研合力,
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加快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市内企业、高
(四) 提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能力 校、科研机构加强多层次、多领域联合,围绕
推动传感器和智能硬件产业规模化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建设协同共享的
抓住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关 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
键发展机遇,加强军民融合、产学研用深度融 心、联合实验室,构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共
合,强化整机带动,加强工业机器人、家用清 性技术研发平台。设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
洁机器人、高精度传感器、多模态生物识别、 关领域科技研发专项,形成支撑数字化转型的
专用无人机等产品研发升级,重点打造敏感元器 学科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
件、传感器、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条。 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各县区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大同大学) 人民政府,大同大学)
推进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发展。以机器人、 (四) 强化人才支撑。依托市内高校、培训
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为重点,加大 机构等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提升智能制造 鼓励支持企业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
水平,打造高端关键材料、智能工具、智能高 军人才、紧缺创新人才。积极开展各级、各领
端装备等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 域数字经济相关业务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支
科技局、市教育局,大同大学) 持校企合作、入企实训、定向培养、工学结合
四、保障措施 的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
(一) 加强组织领导。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升全民数字化素养和能力。(责任单位:市教育
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工 局、市人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大学)
作日程,建立健全工作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 (五) 建立统计评价体系。构建全面系统反
机制,明确部门分工,细化推进措施,制定年 映本地数字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
度行动计划,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数字经 评估方法,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和变化态势
济加快发展。借助外力外脑,加强战略研究, 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布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
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库支持。(责任单 况,加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导。(责
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各 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统计局、中国移动大同
县区人民政府) 分公司、中国联通大同分公司、中国电信大同
(二) 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数字经济领域法 分公司、中国铁塔大同分公司)
治建设,鼓励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的政策制度、
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健全数据资产管理制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