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2年第2期
P. 5
·工作报告· 2/202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困发起总攻,31.14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5 郊”矛盾得到有力缓解;6家农信社成功改制化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产业 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明显;大同经开区
扶贫、就业扶贫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获批国家绿色产业基地,医药园区获批国家外
小黄花变成了产值达30 亿元的大产业;光伏扶 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张客专和大西动车贯通运
贫、就业扶贫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成 行,广蔚高速建成通车,云冈机场航空口岸获
功举办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光伏扶贫 批开放,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 (B
现场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5万人,改造农村 型)、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成投用,海陆
危房 7.8 万户,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惠及 116 万 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经济廊道正在加速形成。
人,搬迁房发证和饮水安全工作受到自然资源 ——环境质量持续领先。坚持打好污染防
部和水利部表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 治攻坚战,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大同
纯收入从 2015 年的 2681 元提高到 2021 年的 蓝”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新建改造
10246元,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 提标11 座污水处理厂,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提
贫困。 升,重点流域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桑干河、御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代王府、九龙 河、十里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大同清”
壁、明堂遗址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古城保护 成为又一亮丽名片;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
修复成效斐然,北朝艺术、红色记忆等一批博 累计植树造林 221.3 万亩,矿山生态修复 8.8 万
物馆建成投用,曾竹韶雕塑展、古都灯会等系 亩,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76.8万平方米;净土保
列活动声名远播,正在修复中的古城展现出新 卫战成果丰硕,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的气象;完成御东五大场馆后续工程并对外开 基地获批建设,“大同绿”筑牢了京津冀生态安
放,永泰门广场、高铁站前广场建成投用,北 全屏障。
环桥、开源桥、同煤快线 (主城区段) 建成通 ——民生保障更加牢固。民生支出占财政
车,京隆长输管线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 支出始终保持在八成以上,两居收入增速始终
程竣工投用,整个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 保持全省前列;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位居全省
力;新建改造城市道路 143 公里、农村公路 第一,高中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新增山西通
7225 公里,建成长城一号旅游公路 644 公里, 航职业技术学院、大同师范两所高等专科学
投入 22.7 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面貌实 校,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工作全面提速;
现质的提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更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 加健全;入选推进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
革、国资国企改革、开发区改革、放管服改革 服务改革试点,“大同助老”智慧居家养老模式
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制度性成果 150 多项,基 入列全国首批示范案例;新建棚户区住房 3.19
本搭建起“四梁八柱”的改革主体框架。全国 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67个、4.83万户;成功创
首个光伏领跑者基地建成投产,中科院工程热 建省级文明城市,《天下大同》《热泉》 等文艺
物理所大同分所建成投用;开发区“三化三 精品不断涌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
制”改革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 果,平安大同建设深入推进;创新性解决国有
改革全面铺开;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 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惠及市民 43
调整圆满完成,影响大同三十多年的“城矿 万户,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