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2021年第4期
P. 47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4/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梳理细化相关                               极解答政策执行机关和企业、群众的咨询,精
            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推广施行全领域政务公开                               准传达政策意图,助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政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                              务公开工作机构要加强内部协调,畅通本机关

            府、市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落实)                                 政策咨询渠道。依托政务服务热线、实体服务
                 二、优化便民举措,提升公开质效                               大厅和政府网站,设立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窗

                (一) 提升依申请公开答复办理质量                              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号答”“一站式”的
                 在依法依规答复办理的基础上,增加“便                            政策咨询服务。(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民答复”内容。当出现申请的政府信息不存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政府信息化中心、

            在、受理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没有现成                               市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落实)
            政府信息需要另行制作、申请内容不明确且经                                    对土 地 征 收 、 旧 区 改 造 、 入 园 入 学 、 就

            补正未能确定等情况时,从申请人实际需要出                               业就医、扶贫扶困、养老服务等面向特定区
            发,视情增加便民答复内容,为申请人提供尽                               域 和 人 群 的 公 开 事 项 , 要 通 过 公 共 查 阅 点 、
            可能周到、全面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责任单                              公告栏、电子信息屏、政策宣传册及宣讲会

            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按职责分别                               等 方 式 , 进 行 定 点 、 定 向 公 开 , 打 造 多 样
            负责落实)                                              化、个性化、精准化公开平台,变“人找政

                (二) 加强政策多样化解读                                  策”为“政策找人”,提升政务公开服务精准
                 1、提升解读质量。从 2021 年起,各级各                        度。(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规划和
            部门政策多样化解读率不得低于 90%。解读材                             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人社

            料除对政策本义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解读外,                               局、市卫健委、市扶贫办、市民政局等部门
            还应重点对政策的背景、意义、作用、关键                                按职责分别负责落实)

            词、新旧政策差异等方面进行解读。鼓励使用                                   (三) 加强对公众关切问题的互动回应
            图表图解、视频动漫、流程演示等解读方式。                                    各 级 各 部 门 要 提 高 对 社 会 关 切 热 点 的 发
            对政策公布后社会公众的反响和疑问,要有针                               现、搜集和回应能力,建立政务舆情回应台账

            对性地开展延伸解读、补充解读。(责任单位:                              管理制度和跟踪反馈制度,将回应效果作为最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重要衡量标准,持续做好政务舆情回应工作。

            落实)                                                杜绝不管不顾放任舆论发酵、自说自话回避舆
                 2、拓宽解读发布渠道。各级各部门要充分                           论焦点、空话套话引发舆论热议等现象发生。
            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政务服务中心、报纸、                               政府网站留言板或领导信箱要逐步缩短回复时

            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材料,扩大受                               间、提高回复质量,积极探索尝试“政策咨询
            众面,提升知晓度。各级各部门的优秀政策解                               智能问答库”和“相关政策打包推送服务”等
            读材料可以申请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微信公                               便捷、高效、权威回复方式,并定期向社会公

            众号或“大同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布。对被采                               开典型政策问答,提升互动回应的社会效果。
            用的综合点击量、社会反响等进行评选,作为                               政务新媒体要建立健全互动回应机制,畅通互
            年终考核的加分依据。(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                              动回应渠道,及时了解社会关注,回应社会关

            政府、市直各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落实)                                 切,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责任单位:市委网信
                 3、加强政策咨询服务。政策制定机关要积                           办、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按职责分别



           · 46  ·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