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2022年第6期
P. 41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6/202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务、跨境电商、老字号等领域发放政府消费券或                              的基础上,市级层面再给予一定的补助。稳妥有


            消费补贴,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第二批政府电                              序开放市内各旅游景区及各类场馆,鼓励文旅部

            子消费券和汽车消费补贴核销时间延长至 2023年                           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举办文旅消费月等活动,


            2 月底。组织各县区继续对困难群众发放“爱心                             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推


            消费券”。鼓励商贸服务企业采取打折优惠、礼                              动文旅业态升级。(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财


            券赠送、积分返利等方式,加大元旦、春节等节                              政局、各县区)

            庆假日促销力度,大力促进零售、餐饮等行业消                                   四、全面保障运输通道畅通


            费回暖复苏。持续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全                                   12.保障交通运输“快捷通道”畅通。普通国


            面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高速公路上设置的防疫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                              检查点全部撤除。因疫情原因临时关闭关停的高


            市税务局、各县区、市经开区)                                     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全部恢复正常运营。对重


                 10.推动住宿餐饮消费实现快速增长。引导和                         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所需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

            鼓励住宿餐饮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促销活动,充分                              产 设 备 及 零 部 件 相 关 运 输 车 辆 开 通 “ 快 捷 通


            做好不同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同时                              道”,做到优先通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


            做好积极宣传。鼓励住宿餐饮企业适当延长经营                              色通道”政策,落实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和


            时间。积极引导住宿餐饮企业线下实体与线上服                              优先便捷通行政策。对符合环保规定的货运车辆

            务充分融合,为服务业发展增添新增长点。(责                             (不含危化品运输车辆),优化或取消现有各类限


            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                              行政策,为企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提供交通保


            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市经开区)                                   障。(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卫健


                  11.扩 大 文 化 旅 游 消 费 。 2023 年 1 月 至 6          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交警


            月,鼓励全市 A 级景区在本景区线上平台预售首                            支队、各县区、市经开区)

            道优惠门票,优惠幅度在八折以上 (含八折)                                   五、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的,在省级财政按门票销售价格的 20%给予补助                                 13.扎实推进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按照



           · 40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