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2023第2期-内文
P. 4
2/2023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文件·
二、强化安全保障水平,织密筑牢安全防线 面筑牢瓦斯抽采基础,保证瓦斯抽采效果。推
(六) 加强源头管控。发改、工信、行政审批 进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严格落实防治水
等部门要建立完善并落实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 “三专两探一撤”和“五必须、六严禁”要求。
制,实施联合审查,严格规划、立项、建设等源头 强化顶板支护技术支撑、质量管控、现场管理
环节安全管控。认真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和安 和观测监测。加强机电和运输管理,落实井下
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禁限控” 辅 助 运 输 安 全 措 施 。 全 面 推 进 煤 矿 智 能 化 建
措施,严禁承接其他地区转移的淘汰落后项目。 设,加快推动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采掘工
(七) 严格防控风险。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作面智能化减人。加大保供煤矿监督检查力度。
要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机制。企 (十一) 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强化非
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风 煤矿山转型升级,推动落实淘汰退出、整合重
险评估、危害辨识、分级分类和风险告知,从 组、改造提升“三个一批”。落实非煤矿山最低
组织、制度、技术、工程治理、应急处置等方 生产建设规模、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推进矿产
面进行有效管控。监管部门要对企业风险辨识 资源整合,优化开采布局,实现矿权、规划、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生产系统、开采主体、管理经营“五统一”。推
(八) 精准治理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 进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新改扩建以及整合的
排查整治行动,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地下矿山优先采用尾矿充填采矿法。新建尾矿
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库应采用干式排尾技术,新建、改建、扩建尾
精准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并向监管部门和企业 矿库必须有配套矿山;推进无生产经营主体和
职工“双报告”,监管部门要挂牌督办。建立完善 停用时间超过 3 年的尾矿库闭库销号。
并落实安全生产“吹哨人”和举报奖励制度。高危 (十二) 危险化学品。深入开展化工园区整
行业领域探索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 治提升、非法违法“小化工”整治攻坚、特殊
(九) 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严格实施 作 业 专 项 整 治 , 指 导 重 点 县 做 好 专 家 服 务 工
《安全生产法》《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等法律法 作,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体检。重大危
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编制并落实 险源企业全部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按
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 要求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和
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非法生产经营 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完成重点化工企业
建设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 重点人员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
要求的,依法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 (十三) 交通运输。持续开展重点营运车辆
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对 和重点驾驶人源头治理行动。紧盯“两客一危一
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货”等重点车辆,从严查处“三超一疲劳”、酒
的单位,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严格落实挂 驾醉驾、无证驾驶、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牌督办等措施;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 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强化农村交通
业,依法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安全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农用车违法载人专项整
三、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 治。落实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预担保、快抢
(十) 煤矿。持续深化瓦斯、水、顶板等重 救、后付费”机制。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
大灾害防治,强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全 路、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旧桥梁改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