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3第2期-内文
P. 5
·大同市人民政府文件· 2/2023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造。推进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 四、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完善灾害防治体系
化提升行动,在农村公路险要路段安装护栏。 (十八) 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加强各灾
治超工作。加强治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 种 应 急 指 挥 体 系 建 设 , 厘 清 相 关 部 门 工 作 职
将 治 超 经 费 列 入 单 位 预 算 , 确 保 及 时 足 额 到 责,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
位。加强源头治超监管、源头核查,推进货运 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等自然灾害防治重
源头科技治超,遏制源头企业超限超载行为。 点工程建设,推广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
打击货运车辆非法短途驳载现象。 合风险普查成果,全面提升灾害防治水平。
(十四) 建设工程施工。持续开展房屋市政 (十九) 加强重点灾种防范。
工 程 安 全 生 产 治 理 行 动 , 压 实 参 建 方 主 体 责 森林草原火灾:严格落实林长制和森林草原防
任,严格管控“危大工程”以及高风险作业环 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群防群控、网格化管理
节,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 和巡护巡查。加快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蓄水
规行为。开展公路工程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排 池、直升机临时起降点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绘制
查整治隧道、桥梁等重点工程和高边坡、深基 森林草原防灭火“一张图”。严格执行禁止野外用
坑等关键部位的风险隐患。 火的决定,严厉查处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
(十五) 经营性自建房。加强经营性自建房 水旱灾害:实施水库和淤地坝除险加固、
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双通知、一报告” 中小河流治理、河道堤防维修、山洪沟道治理
要 求 , 突 出 房 屋 所 有 人 (使 用 人) 的 主 体 责 等工程。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和河道堤防安全包
任,压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制定“一 保责任,推进涉河建筑物、河道内林木等阻水
栋 一 策 ” 整 治 措 施 , 实 施 分 类 整 治 、 逐 栋 验 问题清理整治。强化暴雨预警和应急响应,健
收、对账销号。经营性自建房必须具有房屋安 全临灾关停机制。统筹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全合格证明,并依法办理相关证照手续。 地震灾害: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地震
(十六)燃气。落实管网更新改造、“三项强制 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做好震情监视
措施”专项整治工作措施。深化液化石油气安全整 跟踪研判,开展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信息服务
治。扎实排查治理商住混合体、餐饮场所、农贸市 试运行。推进高烈度区重大基础设施风险摸排
场等燃气使用事故隐患。加强燃气企业经营许可动 与评估工作,继续推进我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
态考核,推进燃气企业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地质灾害:加强地质灾害趋势研判会商和
(十七) 消防。围绕“防大火、控小火、遏 风险调查评价,及时预警,建立应对处置行动
亡人”,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突出人员 联动机制,推动地质灾害高 (易) 发区区域间
密集场所、厂房仓库、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 救 援 协 同 。 做 好 冻 融 期 、 汛 期 等 重 点 时 段 防
体、文博单位、石油化工企业等重点场所的隐患 范。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
治理,加强老旧商住混合体、老旧住宅区、城乡 “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落实地质灾害隐
结合部、“多合一”等重点区域的火灾防范措施, 患点监测网点建设工作。
强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电化学储能电站、大型 气象灾害:完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
仓储物流等新业态新领域的消防安全源头管控。 加强城市及重点区域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和重点行业
特种设备、冶金工贸、民爆物品、文化旅 领域企业防雷设施建设,严格气象灾害风险防控,
游、农机等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 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助力减灾救灾工作。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