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5第3期-内文
P. 5
2025025··33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5025··33 ·市政府文件·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动机械等绿色用能比重。严格落实煤矿企业主
到 2030 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 体责任,科学推进煤矸石分类管理、综合利用
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 和环境消纳,强化采煤沉陷区治理,提升矿区
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 生态环境增汇能力。鼓励重点企业制定“一企
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 一策”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零碳矿山”试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 点建设。(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
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全,绿色低碳转 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型示范效应显现。 3.提升煤电清洁低碳水平
二、重点任务 合理规划布局先进清洁煤电机组,分类推
(一) 煤炭产业低碳转型行动 进落后机组淘汰整合,推动“上大压小”替代
1.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机组根据全市供热热源现状有序关停或转为应
坚持“两匹配一服从”原则,统筹资源接 急备用电源,加快淘汰关停不具备改造条件或
续和可持续发展,科学优化采掘部署,合理均 改造后能耗仍不达标的机组。强化对标管理,
衡组织生产,依法依规有序释放先进产能,提 支持企业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深挖配煤掺烧潜
ն൧ದᆟک܄Б
升煤炭稳产保供能力。科学规划煤炭储备项目 力,应用燃煤锅炉高效燃烧、燃煤耦合生物质
布局,加强煤炭市场信息服务,动态掌握煤炭 发电、余热深度利用等节能降碳技术,有效降
市场变化,促进煤炭产销储运有效衔接,做好 低煤耗。鼓励煤电企业打造智慧电厂运营新模
煤炭保供应急预案。督促燃煤电厂严格执行国 式,向“发电+”综合能源服务型企业和多能互
家、省电煤最低库存制度,加强电煤中长期合 补企业转型。
同履约监管。推动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完善机组延寿提效改造方案。(市能
进一步提升全市供气安全保障能力。〔市能源 源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 4.推动煤炭产业协同降碳
分工负责。各项任务均需各县 (区) 人民政府 推动新规划建设煤矿、煤电项目实施煤电
贯彻落实,以下不再逐一列出〕 联营,鼓励存量煤电项目创新联营模式,通过
2.推进煤炭绿色低碳开发 企业战略重组、交叉持股、长期协议、混合所
科学稳定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不断提升煤 有制改革等方式实施煤电一体化运营。支持煤
炭先进产能占比。建设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 矿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工业场地等空间资源
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企业 和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
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开采技术推广路线,建设不 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
同类型绿色开采示范煤矿。统筹做好绿色开采 统筹发展储能项目,实现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
和智能化建设应用创新和技术融合,积极推动 展。落实新增风光发电指标向煤电、煤矿企业
将煤矿相关智能化改造纳入煤矿安全技术改造 倾斜布局要求,鼓励煤电和新能源企业通过调
范围。开展煤炭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推进煤 节能力租赁、交叉持股、环境价值合作等方式
炭 生 产 、 储 运 、 交 易 和 监 管 全 过 程 数 字 化 转 联营合作。开展煤资源条件评估,探索煤炭高
型。开展高耗能设备摸底调查,推广智能变频 值化低碳化利用途径,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
调速、能耗监控等先进节能低碳技术,实施煤 利用试点示范。(市能源局、市发改委、市工信
矿既有设备设施节能改造。推动矿区换电重卡 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等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提高矿区非道路移 (二) 零碳能源供应基地建设行动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