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5第3期-内文
P. 6

2025025··33
 2025025··33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市政府文件·
                 1.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基地建设                             为核心,打造数字算力全产业链和绿色算力产
                 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                            业集群,培育形成绿色智能产业生态。(市能源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                               局、市发改委、市数据局、国网大同供电公司

            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                               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                                   (三)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                                    1.全面提升用能管理能力
            机 组 技 改 升 级 , 提 升 存 量 机 组 发 电 效 益 和 潜                   严格控制能源消费强度,落实重点控制化
            力。(市能源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工信                              石能源消费的决策部署,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

            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源不纳入能耗双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
                 2.优化推进风电光伏分布式开发                               排放双控。(市能源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工信

                 探索开展风电、光伏与终端冷热水电气等                            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
            集成耦合的能源多元利用。(市能源局、市规划                              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市                                    2.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住建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
                         ն๝൧ದ૶ᆟک܄Б
                 3.合理开展地热和生物质能开发                               热器、工业锅炉等用能设备为重点,严格执行
                 广泛开展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针对低温地                            能效标准,逐步提升设备能效水平。推动企业

            热 资 源 和 浅 层 地 热 能 开 展 公 益 性 调 查 评 价 项              开展用能设备诊断和综合评估,加快淘汰落后
            目,重点推进大同盆地重点地区深部高温地热                               低效用能设备,加大先进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
            资源详查。逐步健全完善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                               度。推动化工、医药、建材等领域工业用能电

            体系,规范实施地热资源配置出让和优化相关审                              气化,逐步扩大锅炉、窑炉等电气化终端用能
            批手续,有效保障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项目用                              设备使用比例。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

            地。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热电联                               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
            产、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和生物天然气。(市规                              废全链条管理,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
            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能源局、市农业农村局、                               落实。(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行政审批局、

            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科学推进储能规模化发展                                      3.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

                 加快推动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滚动调                                 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加快推动全
            整抽水蓄能项目储备。依托国网时代、中鑫电                               市煤炭、煤电、钢铁、医药、化工、建材等重
            联新型储能成功并网经验,加快储能技术在风                               点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实施节能

            电场、光伏电站、重要负荷中心、独立电网、                               诊断和技术改造挖潜,强化节能管理。实施园
            微电网等新能源领域的示范应用。(市能源局、                              区节能降碳工程,以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
            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                               业企业集聚区为重点,优化园区能源系统,提

            按职责分工负责)                                           升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低碳化水平,深化能源
                 5.加快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梯级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实施城市节
                 以灵丘、广灵、天镇超级能源综合体项目                            能降碳工程,以城市建成区为重点,在建筑、

            为牵引,建立“能源+算力监控管理分析”云平                              交通、供热等重点领域,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升
            台,加快绿色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绿                               级改造,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和超低能耗建筑,

            色能源+绿色算力+服务器制造+数据服务 ”                              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实施农业农村节能降

                                                                                                       — 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