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25第3期-内文
P. 9
2
2025025··33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5025··33 ·市政府文件·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3.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等项目实施电气化改造,加快提升农村地区炊
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事、取暖等生活用能电气化水平。(市能源局、
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 市农业农村局、国网大同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
耗与碳排放。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工负责)
能高效”的原则加快构建高质量充换电基础设 (八) 生态系统固基增汇行动
施体系,加大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的用地、资金 1.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
等支持力度,新建和既有公共停车场要配备电 统筹推动建设空间减量和生态空间增量,
动 汽 车 充 换 电 设 施 或 预 留 充 换 电 设 施 安 装 条 严禁擅自改变林地、湿地、草地用途和性质,
件。有序推进加气站、加氢站、甲醇加注站等 稳固现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落实有序有量有
其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市能源 度的林木采伐原则,提高林草火灾预防和应急
局、市交通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处置能力。加强林草“四区一带”生态环境恢
(七) 农业农村减碳固碳行动 复、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有害生物防治和外来
1.实施绿色低碳种植 物种管控,稳定林草面积,减少林草资源消耗。
以阳高、天镇、灵丘等粮食主产区、蔬菜 落实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ն൧ದᆟک܄Б
种植基地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重点,推广 建立要求,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两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旱作节水技术和增汇型农 级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生物多样性与固碳能
业技术,探索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持续开 力协同保护。严格遵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地
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推广水肥一体 理单元的连续性,构建“一带两屏多廊道”生
化技术,推动化肥减量增效。鼓励和引导老旧 态保护空间发展布局,突出左云县、灵丘县、
农机报废淘汰和更新,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 云州区等地区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价值转
保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 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
设,持续提升秸秆产业化能力。(市农业农村 职责分工负责)
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2.推动畜禽养殖降碳 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
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与利用设施 程,以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重点,统筹
提档升级行动,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持续提 推进永定河流域 (山西)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
高畜禽粪污处理水平,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 化综合治理,筑牢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用,促进粪肥还田利用。(市农业农村局、市 加快森林城市和林业碳汇建设,实施林业“四
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项”工程,持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
3.推进农村低碳用能 定性。采取禁牧封育、补播种草、松土施肥和
巩固清洁取暖成效,因地制宜有序发展秸 鼠虫害防治等措施,提升草原固碳增汇能力。
秆成型燃料、打捆直燃、沼气工程、生物质发 强 化 大 清 河 流 域 和 桑 干 河 流 域 湿 地 保 护 和 修
电等生物质能利用,提升农村清洁用能比例; 复 , 实 施 退 耕 还 湿 、 湿 地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等 项
充分利用农业棚顶等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光 目,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完成省下达的历
伏+设施农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改 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有序推进持证矿山
善 农 机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 增 加 生 物 质 燃 油 使 用 生态修复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水务
量,逐步减少汽、柴油用量。加强农村电网建 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设,推动农业大棚、农业排灌、农副产品加工 3.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