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1年第1期
P. 6
1/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工作报告·
地 建 成 投 产 , 开 启 了 光 伏 全 产 业 链 建 设 的 先 量明显好转,森林覆盖率达到 20.29%。大宗固
河,新能源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 628 万千瓦, 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获国家批复。以强有力
占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的 42%。全省通用航空 举措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守住了不发生系
业发展示范市成功获批,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 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术学院招生运行。秦淮数据、东华信创等一批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不懈促协调,城乡面
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运。“一园双城”创新载体 貌 焕 然 一 新 。 城 市 空 间 和 产 业 格 局 进 一 步 优
工程基本成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74 户。 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常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大同黄 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5.62%;大同古城墙成功
花”“大同好粮”叫响全国。成功举办全省首届 合拢,永泰门广场、高铁站广场、体育中心、
旅发大会,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顺利 大剧院、图书馆建成运营;北环桥、开源桥、
获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蓬勃发展。 同 煤 高 架 快 速 干 线 建 成 通 车 , 北 都 街 、 新 华
过去五年,我们多措并举激活力,改革开 街、西环路、大庆路等道路改造完成,新建、
放全面深化。坚持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 改造城市道路达到 282 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
转 型 发 展 的 关 键 一 招 , 强 力 推 进 国 资 国 企 改 利;投资 27 亿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
革,驻同央企和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 村容村貌、农民精神面貌实现质的提升。
交任务基本完成;城市医疗集团化、医疗卫生 过去五年,我们倾心尽力保民生,人民群
机构一体化试点走在全省前列;行政审批制度 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改革扎实推进;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 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民生支
调整任务圆满完成。大张客专和大西动车贯通 出达到 1327.65 亿元。全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运行,集大原高铁开工建设;大同航空口岸正 年均增长 6.5%、8.5%,跑赢地区生产总值增
式开放,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通过验收,中 速;学前教育普惠率位居全省第一,义务教育
国 (大 同) 跨 境 电 子 商 务 综 合 试 验 区 获 批 建 学校布局优化的“大同模式”在全省推广,城
设;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绿色产业基 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高中教育
地,医药基地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外贸转型升 质量实现突破性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
级基地;对外贸易拓展至 64 个国家和地区,大 推进,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同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完成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8.3 万套,农村危房改
过去五年,我们千方百计补短板,三大攻 造 20.5 万户,综合治理老旧小区 135 个、惠及
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举全市之力向绝对贫困 居民 4.34 万户;省级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安全
发起总攻,6 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745 个 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
村、31.14 万名贫困人口从此告别贫困。就业扶 进,平安大同建设成效显著。
贫、产业扶贫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过去五年,我们持之以恒提效能,政府自
生态扶 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生态环境部高度认可,
贫得 身建设迈上新台阶。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
成功举办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光伏扶 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贫现场会。持续开展“巩固大同蓝、建设大同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
清、厚植大同绿”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大同 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大力
蓝”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水环境质 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