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1年第5期
P. 26

5/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动。(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责任                              县 (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单位:各县 (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2.畅通邮政寄递渠道。完善各级实体政务
                 2.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各部门要                          服务大厅邮政寄递收件设备和管理机制,强化

            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                              政邮合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免费邮寄的
            目录,持续推进名称、编码、依据、类型、法定                              方式,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寄递资料。实现大

            办结时限、法定办结时限单位、有无数量限制、                              同政务服务网与邮政寄递深度融合,审批部门
            有无年检、有无年报、服务对象等基本要素“四                              确需收取原件存档、不便异地打证的事项,用
            级十同”。完善业务分类、办理层级、前置环节                             “双向寄递”取代“群众跑”,助力“一次办

            等业务要素,推动事项办理规范化运行,实现同                              成”。(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
            一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各县 (区) 人民政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责任单                               府、市直有关部门)
            位:各县 (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3.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理。鼓励有
                (三) 设置线上服务专区                                   条件的县 (区) 将“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

                 按照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相关标准规范                           项向开发区 (示范区)、乡镇 (街道) 和村 (社
            在市一体化平台开通“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区) 延伸。对证明 (证照) 打印等便于自助办理

            服务专区,作为我市“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类事项,要积极推动在政务服务一体机、金融终
            服务总入口,并与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跨                              端自助办理。实现“就近办、多点办、自助
            省通办”专区互联互通,具备事项查询、受理收                              办”。(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责任

            件、办件查询、服务评价等功能,利用政务大数                              单位:各县 (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据能力向个人和企业精准推送“跨省通办”“全                                  (五) 强化一体化平台服务能力

            省通办”服务。不断拓展线上办理渠道,加强                                    1.加强市一体化平台建设。建设完善市一
           “同顺办”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和应用,推                               体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事项管理、接受办
            动“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掌上办”“指                             理、业务调度和办件仓库等“跨省通办”相关

            尖办”。(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                             业务系统,优先与京津冀区域“跨省通办”支
            政府信息化中心、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责任单                              撑系统完成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实现单点登

            位:各县 (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录、全国漫游、无感切换,提供异地申请受
                (四) 完善线下办理渠道                                   理、审查决定、颁证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
                 1.设置线下服务窗口。在各级政务服务大                           服务能力,并依托市一体化平台同步建立问题

            厅设置“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办事窗口,配                              处理、监督管理、责任追溯机制。(牵头单位:
            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做好窗口人员通办业务                               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
            培训,明确收件地和办理地工作职责、业务流                               局 、 市 政 府 信 息 化 中 心 , 责 任 单 位 : 各 县

            转程序。建立异地办理服务规程,完善授权信                              (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任机制,打通物流和支付渠道,确保咨询收                                     2.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充分发挥全市一体
            件、受理办理、办结送达等全环节高效有序运                               化平台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支撑

            行,提高“跨省通办”服务能力和水平。(牵头                              能力,各县 (区)、各部门产生的电子证照全部
            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各                               接入电子证照库,细化应用场景,推动高频电



                                                                                                         · 25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