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5第1期-内文
P. 11
2025025··1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2025025··11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数据产业集群,确保产业 级能源综合体等项目建设。鼓励数据中心实施
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 算力中心转型改造工程,逐步改造升级为智算
三、基本原则 中心。鼓励数据中心实施绿色节能工程,提高
——坚持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发挥 绿色节能技术和设备覆盖率,强化光伏发电、
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 余热回收等绿色节能措施的使用,提高基础设
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 施的能效碳效水平。持续推动数据中心服务器
支撑,主动谋划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推动优 更新换代。(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工信局,
质产业资源集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突出 2.适度超前布局智算、超算等先进算力基
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地位,探索产业发 础 设 施 。 重 点 争 取 国 家 部 委 、 全 国 性 金 融 机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展新路径,加快形成数据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构、大型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等在大同布局
——坚持对标对表,突出科技创新。时刻 云计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业务,建设一
关注技术的前沿动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 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算力型行业数据中心。各
际先进技术,加强与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县区在前期对接抖音、阿里云、腾讯等互联网
共同推动数据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在 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力争将更多的项目及产业
发展数据产业的过程中,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 落地我市。(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工信局,
首位,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不断的技 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术创新,推动我市数据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 3.提高跨区域算力一体化调度能力,融入
领域发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进与京津冀、内蒙古等
——坚持就业导向,办好民生实事。时刻 其他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网络直联、
关注数据产业对民生福祉的影响,确保产业发 资源调度等,依托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互
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通过发展数据产业, 联网骨干直联点等设施,进行算力匹配对接,推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形成多元化、高质量 动算力资源精准配置。加快建设全国算力“一张
的就业结构。 网”,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协同交流,推进算力调
——坚持系统思维,健全生态体系。围绕 度和运行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应用。(责任单位:
数据产业关键环节,建立以算力为支撑、算法 市工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为核心、数据为驱动、应用为引领的产业发展 4.推动“源网荷储”、绿电协同一体化发
模式。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加强要素配置,营 展。发挥我市煤炭、新能源、光伏、电力、储
造创新生态,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开展数 能等多结构能源优势,依托广灵、灵丘、天镇
据产业在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垂直应用,促 等地的算力能源综合体项目,进一步促进新能
进数据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源的本地消纳,提高算力的供应能力,一体化
四、主要任务 输出绿色清洁电力和绿色高效算力。推动建设
(一)实施“数基提质”行动,建设“算力之城” 全国“低碳算电协同示范基地”。聚焦“电网”
1.巩固扩大数据中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 与“数网”的布局融合,积极创建绿电园区、
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京东集团华北 (灵 零碳园区、绿色算力产业园区等,探索开展源网
丘) 智能算力数据中心、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 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
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 委、市能源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地、中联零碳大数据产业基地 (新荣)、秦云超 5.提升网络基础设施。逐步推动我市数据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