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5第1期-内文
P. 14
2025025··11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5025··1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业,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梯度培育,支撑我市 (一) 健全推进机制。建立跨部门的数据产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逐步引入专业服务机 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区要明确重点任务
构 , 依 托 高 水 平 、 专 业 化 产 业 运 营 和 服 务 机 牵 头 单 位 , 建 立 协 调 联 动 机 制 , 形 成 工 作 合
构,推动上下游创新资源聚合,形成产业高质 力。成立数据产业发展协会,进一步发挥市场
量服务矩阵。(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 机制,联合各类资源推动数据产业集聚发展。
局、市促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二) 狠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积极
(五) 实施“数智赋能”行动,拓展数实融 引导和培育核心数字产业项目,重点在抓新抓
合应用场景 早项目储备、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加压加力项
1.加 快 公 共 服 务 一 网 通 享 。 聚 焦 智 慧 医 目建设、聚焦聚力项目招引上下功夫。同时,
疗、智慧教育、政务服务等领域,建设应用场 注重创新引领,优化资源配置,让项目成为发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景,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推动 展我市数据产业的坚实支撑。
优势产业数据应用创新,聚焦综合能源、工业 (三) 加大财政支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优势 市财政专项资金积极支持数据产业发展,集中
产 业 、 重 点 领 域 , 实 施 产 业 “ 数 乘 智 改 ” 工 力 量 支 持 数 据 核 心 关 键 技 术 攻 关 、 产 业 链 构
程,深化数据多场景应用,力争建设一批高质 建、重大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加
量的数据赋能场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 快数据产业发展。采用多元机制,引导社会资
应。(责任单位:市直各单位,各县区人民政 本设立数据应用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层次扶
府、大同经开区) 持数据产业发展。
2.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建立城市治理 (四) 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双十六条”等
一体化平台,整合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多个 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数据高端人才来我市创
领域的管理系统,实现城市治理的一体化、智 新创业。加快推动数据领域产教融合,加强与山
能化。开发城市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大数 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山西通航学院、大同师
据 和 人 工 智 能 技 术 , 加 强 经 济 运 行 、 基 层 治 专、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等的联动,鼓励院
理、应急管理等领域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推 校、企业、园区、产教协会等主体积极参与建设
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网协同”政府运 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为全市数据
行、“一网统管”市域治理,为城市治理决策提 系统提供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撑。
供科学依据。(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委政法 (五) 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对接京津冀,创
委、市应急局、市城管局、市审批局,各县区 新招商模式,鼓励采取服务外包、政府与企业
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合作等方式,吸引知名数据企业在我市落户。
3.推动产业发展一网通智。建立产业发展 建 设 数 据 合 作 交 流 平 台 , 加 强 数 据 技 术 、 标
服务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企业提 准、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供 一 站 式 的 产 业 服 务 。 建 设 招 商 项 目 管 理 系 (六) 加强产业宣传。由宣传部门牵头,利
统,持续推动优质项目与全市产业资源精准对 用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我市数据产业
接。建立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企业之 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提升公众对数据产业的
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责任单 认知度。组织系列专题活动,邀请行业专家、
位:市促投局、市数据局、市商务局、市审批 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据产业的最新趋势
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 和应用案例,增强行业内外的互动与交流,凝
五、保障措施 聚数据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