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大同的年味儿究竟有多“诱人”?

发布时间:2025-01-13 11:30 来源:大同日报融媒
| | | |
  “年”未至,“味”先来。

  距离蛇年春节已不足一个月,新春旅游市场已明显升温,其中“年味游”成为一大特色,多个小众目的地火出圈。(“年味游”,顾名思义就是以极具地域特色的仪式、习俗、技艺等营造浓浓年味,从而吸引游客的文旅项目或内容。)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打卡非遗体验活动、过个地道的中国年已成为新风尚,“非遗年味游”正成为2025年春节国内游的首选。
  据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大同等地热度飙升,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等城市预订订单增长明显,同比增长约4倍。主要客源地包括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杭州、深圳、南京、苏州、重庆等地。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同,看看大同究竟有什么,竟能如此吸引人~


来大同,感受历史的悠久

  大同,位于山西最北端,北靠内蒙古大草原,东接河北张家口,南瞰山西忻州市。扼晋、冀、内蒙古之咽喉要道,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素有“北方锁钥”之称。



  早在1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许家窑人便在此繁衍生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篇章。
  它曾是两汉名郡,北魏首都,辽金西京,明清重镇……每一个“头衔”都彰显着它昔日的辉煌与荣耀。



  走进大同,历史的厚重感便瞬间扑面而来!有诗云:“天下大同似京城,南北一线为中心。东西南北连万家,阴阳八卦占其中。”
  2300余年来,这片土地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织中磨砺出包容、高雅、大气的风度,也留下了许多民族融合的印迹。
  大同从北魏的文明融合,到辽金元的少数民族政权,再到明清及近现代的变迁,直至如今的现代文明,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


  这里有建于辽金时期的华严寺与善化寺;有建于元代的关帝庙;有建于明代,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的九龙壁;也有比故宫早了24年的大同“小故宫”代王府……



  而位于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有“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同,俨然一座伫立千年的“博物馆”,经历了千年数载,各种古建筑仍旧完好地保留在各个角落,每一条街巷,每一处风景也都凝固着时光的印记。


来大同,感受春节的盛大“狂欢” 

  这个春节,走进古城大同,大家可以体验千年古城的传承之美、古都灯会的璀璨之美、古城年俗的热闹之美、东南邑里坊街巷的烟火之美、运动大同的驰骋之美、年俗年味的非遗之美、“国际美食之都”的舌尖诱惑……


非遗+灯组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每年春节大同都会推出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
  目前2025年古都灯会已正式亮灯,设立的“古城春韵区”“悟空嘉年华”“炫彩贺春区”“魅力大同区”等九大主题灯区凸显大同年俗元素。其中,《黑神话:悟空》、国潮木兰等特色IP成为众多游客打卡首选。



  要说哪个灯组借鉴云冈石窟元素最多,就是这个名为“大同乐器”的主题灯组。它主要借鉴了云冈石窟第十二窟,也就是被人们称为“音乐窟”里面的众多元素,以琵琶、筚篥、齐鼓、竖箜篌、琴等乐器为原型来设计的。



  大同也是美食的聚集地。“年韵传承”主题灯组主要汇聚了大同的众多美食,象征着团圆的盛器“铜锅”,散发着温暖而喜庆的色彩;山西的面食代表“刀削面”,就像飞落的银鱼般灵动,在灯光下栩栩如生;地方特色美食“烧麦”,外观圆润、形状饱满,让人垂涎欲滴……



  蛇年即将到来,为了增添年味儿,这次灯会还突出蛇年韵味。“灵蛇献瑞”主题灯组中,灵蛇形态蜿蜒盘旋,昂首吐信,特别灵动矫健。



  而“古城春韵”灯组,它的主灯就有16米高,是这次灯会最高的。



  2025年的灯会不仅有赏灯活动,还有《云冈飞天》《壁绘曼舞》《天下大同》等传统文化和大同特色演出轮番上演。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初八、正月十五,大同还将推出专属的新禧贺新春系列演出,丰富游客旅行体验。


非遗+演艺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耍喉儿”,它唱腔沧桑浑厚,曲调活泼优美,剧目通俗风趣,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伴奏音乐分文、武场,与唱腔紧密结合。
  其独特之处在于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先咳后唱,音色浑厚有力。过年时,耍孩儿是当地不可或缺的活动,农村日场夜场连演,热闹非凡,有“为看耍孩儿,忘了奶孩儿”之说,深受群众喜爱。



  山西鼓,传千年。作为地区传统年节民俗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锣鼓」,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锣鸣镗镗、荡气回肠,其间穿插跳跃、旋转、踢腿等舞蹈动作,将山西年节的欢欣完美演绎。



  鱼龙漫衍,千载传承,「舞龙舞狮」一直以来都是非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将这一非遗艺术搬上古城舞台,再添一份浓郁年味儿。


  除此之外,还有扭秧歌、划旱船、跑驴、挠搁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看红火的游客大饱眼福。



非遗+美食
  来到“美食之都”怎能不体验一下这里的美食呢?都说“世界面食看山西”,而山西面食中的“C位”担当,当属「大同刀削面」!手起刀落间,一片片薄厚均匀、形状独特的刀削面飞入锅中,宛如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而最近,这碗面更是走进巴黎的街头,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张精致名片。
  除了刀削面,大同的美食地图里有堪称“北岳一绝”的「浑源凉粉」,这是浑源县最为知名的特色小吃,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制作而成,也是大同凉粉的代表。
  浑源凉粉清亮、滑嫩、爽口,像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里“凉丝丝”,风味独特,其制作技艺先后列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同百花烧麦」是大同美食榜上当之无愧的前三甲,也是大同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外皮玲珑剔透,肉馅鲜嫩多汁。咬开外皮的时候,肉汁从肉馅慢慢渗出,和着面皮在口中一起细嚼,充满层次的咀嚼感令人百吃不厌。再蘸上山西老陈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里还有将大同“海纳百川”之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什锦铜火锅」,老大同什锦火锅一般选用老式的铜火锅进行烹制,最正宗的是烧木炭的,食材用料很丰富。

  肉类有大同传统的扒肉条、清蒸丸子、排骨、牛肉等,搭配葫芦条、黄花、木耳、白菜、干豆角等,爽而不腻。



来大同,感受“年味儿” 

  在大同,年味是一种深沉而热烈的情感交融。它不同于大城市的现代与时尚,也不似小地方的纯粹传统,而是将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走在大同的街头,看着那一盏盏璀璨的花灯,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每一盏灯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蕴含着一份情感。它们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夜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而那些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更是将年味推向了高潮。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欢乐的海洋。它们让人们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地投入这欢乐的氛围中。



  以及那些不可或缺的美食,每一口美食都蕴含着大同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同的魅力。
  所以大同“年味游”,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年味的真谛,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回那些被遗忘的美好。
  让我们在这个春节,一起走进大同,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让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回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