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60米以上胶结坝山西守口堡水库通过验收并经受住洪水考验
守口堡胶结坝水库正在泄洪
6月11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守口堡胶结坝水库枢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经受住泄洪考验。胶结坝技术发明人中国水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贾金生表示,这是我国首座超60米高胶结坝,它的正式运行和成功泄洪,为胶结坝技术应用于70米及以上高坝,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口堡水库位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黑水河上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91平方公里,总库容980万立方米,为小一型水库,坝长354米,坝高61.6米,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一遇,主要任务为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及防洪等综合利用。工程每年可提供工业用水64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687万立方米,改善农业灌溉面积2.74万亩。同时,可提升流域防洪能力,有效涵养恢复地下水资源,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胶结坝是介于土石坝、混凝土坝之间的新坝型,分为胶结砂砾石坝、胶结土坝和胶结堆石坝,可更好、更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实现环保、经济且漫顶不溃的建设目标。据担任该水库大坝设计的总负责人介绍,守口堡水库坝址区砂卵石覆盖层较厚,河床砂砾石丰富,工程在可研和设计阶段经过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重力坝、面板堆石坝、粘土心墙堆石坝以及堆石混凝土坝等不同坝型进行比较分析,初选碾压混凝土坝。后经与胶结砂砾石坝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定胶结砂砾石坝,节省投资1700多万元。
2014年8月,工程开工,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胶结坝技术永久性工程。工程建设中,大同市水务局组织参建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在没有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情况下,通过精心组织,参建各方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保质保量推进各项工作。中国水科院、水利部水规总院、山西省水利厅等部门组成科研团队,多次深入工程一线,开展筑坝材料、筑坝结构、专用拌合设备、胶结砂砾石料配合比等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试验成果、发明专利、省部级施工工法。水利部发布《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填补了我国该类坝型的空白,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2017年9月,该工程被水利部水规总院评为“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示范项目,并荣获“2017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工程于2019年大坝封顶,2023年完工并下闸蓄水,投入试运行。今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后,恰逢水库上游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7月23日以来,最大洪峰流量达173.2立方米每秒,水库拦洪最高水位超汛限水位1239米0.78米,蓄水量802万立方米,为下闸蓄水以来第一高水位。
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水库管理部门提前安排部署,加强会商研判,实时跟进雨水情信息,科学精准开展防洪调度,及时调整下泄流量,提前通知水库下游沿河两岸乡镇和相关单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7月24日12时,水库开始泄洪调度,逐步加大泄量,最大泄流量达68立方米每秒,累计调蓄洪水2250万立方米。水库管理部门负责人说,通过此次防洪调度,守口堡胶结坝水库大坝不仅经受住了洪水考验,而且充分发挥了拦洪、调蓄、削峰、错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最大程度发挥了防洪减灾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