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市级政策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3-12-28 17:54
标题: 《大同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文字解读
文号:
时效:

《大同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文字解读

发布时间:2023-12-28 17:54 来源:大同市体育局
| | | |

一、《大同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的研制背景和起草过程

2022年12月12日《山西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晋政办发〔2022〕100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由省政府印发实施。《行动方案》要求“市、县人民政府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省体育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的通知,市体育局组织学习了《山西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按照“既要与上级保持一致,也要不拘泥于提出的任务和措施,要在深入分析本地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结合本地实际细化任务措施,提出可操作性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的”原则要求,起草了《大同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10个县区人民政府、25个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38个体育体育协会广泛征求了意见,修订完成了送审稿。

二、起草《行动方案》的思路、结构框架、总体要求基本和省《行动方案》保持一致

省《行动方案》共分为“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优化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强化全民健身政策激励”三个方面。其中“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有3项,分别是:(一)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行动;(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行动;(三)加强重点人群体育工作行动。各市、县需结合地域特点和体育资源,举办“一市一品”“一县一品”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有3项,分别是:(一)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二)打造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圈行动;(三)推动健身场地开放共享行动。“优化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强化全民健身政策激励”有2项,分别是:(一)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行动;(二)强化全民健身激励行动。

我市总体行动方案与省方案基本保持一致。将具体行动分为智慧化体育建设工程、全民健身推广普及工程、全民健身惠民行动工程、精品赛事打造引领工程、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程、体育产业提速提质工程。力求在2025年底,全市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三、因地制宜突显大同市《行动方案》特点

在省《行动方案》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地域特点、人文特色、全民健身发展等情况,分析了我市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我市实际细化任务措施,提出了具有我市特点的《行动方案》。

(一)智慧化体育建设工程:按照健康大同“2030”规划纲要和《大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高质量建设大同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化服务。

(二)全民健身推广普及工程:围绕元旦、春节、“6·10”题词、“8·8”全民健身日、重阳节、农民丰收节、大众冰雪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开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打造群众性特色赛事活动,逐步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赛事活动体系。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1.7%,指导成立5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100所体育传统特色校。

(三)全民健身惠民行动工程: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建设,构建“3+X”全民健身网络,加大基层科学健身站点建设,实施全民健身“六进”公益培训,积极发展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我们在省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做了提升,其中“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一项,省指标为2.6人,我市为2.7人以上。到2025年,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达到91.5%。

(四)精品赛事打造引领工程:我们将打造具有地域特点、行业特色“大同元素”、“大同符号”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办好入列《山西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行动方案》的大同国际马拉松赛、大同国际轮滑节、中国大同冰雪节、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公开赛等全省重点打造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提升大同的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建设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推动健身场地开放共享。到2025年全市建成不少于50个全民健身示范社区、10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青少年体育运动基地。“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一项,省指标为人均2.6平方米,我市为人均2.87平方米,高于省指标人均0.27平方米。

(六)体育产业提速提质工程:紧紧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和“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战略目标,发挥我市生态、人文、接待、办赛水平、区位比较优势,通过积极申办承接国家级赛事活动,加快体育与康养、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以赛事拉动旅游、增加体育消费、推动产业发展。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个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以品牌赛事打造和带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大力保护和开发具有大同地方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动方案》统筹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市任务结合市转型综改规划,将各项发展目标与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衔接更顺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