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4第5期-内文
P. 18
2024024··55
2024024··55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积极发展城乡配送设施。加强公用型城市配 冷库+生鲜加工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生
送中心建设,布局城市末端智能配送设施,在城 产基地+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等新型冷
市社区、居民集中区、大型楼宇、大学校园等区 链物流业务模式,建设集采购、分拣加工、冷链
域,统筹布局建设和改造一批集零售、配送和便 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中央厨房”。发展
民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末端共同配送站点和卸货 冷链甩挂、多温共配等先进技术,促进冷链物流
点。制定城市配送领域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标 集约化发展。整合城乡冷链仓储资源,优化运力
准,支持物流园区加强周转箱、托盘、带板等运 和路线配置,提升配送效率,推动供货、运输、
输设备开发和技术标准推广。深入实施农村寄递 配送终端无缝衔接,形成“干线运输+神经末
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加快县级寄递物流仓 梢”的冷链共同配送网络。拓展冷链物流新场
储中心建设,发展统仓共配模式。(责任单位: 景,积极发展“宅配送”“分时段配送”“无接触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 配送”“夜间配送”等与新消费方式融合的冷链
市邮政管理局) 配送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 局、市农业农村局)
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推动物流枢纽、物流园 打造农产品“上行下行一张网”。畅通高品
区、货运场站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和互 质农产品上行通道,完善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行
联互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通道,推动城乡农产品冷链网络双向融合。建设
促进物流管理行业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依 改造一批物流快递分拣中心和村镇电商服务站
托智能配送车、智能快件箱等,推动物流供应链 点,为“农产品上行”提供配套的冷链物流设
技术、服务、模式和标准等多方面协同联动,实 施,推动农村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动农产品生
现物流集散中心、便利店、社区 (农村) 服务网 产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城市配送企业加
络间的高效无缝运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 强协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冷链产品配送
委、市工信局) 直销平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
(二) 提升冷链物流能力 农村局、市商务局)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北方 (三) 发展逆向物流服务
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园建设,积极争取具有 支持和培育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物流企业
商品化处理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项目落地大 优化整合资源,开展逆向物流服务业务,构建居
同。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对设备老化、管理落后的 民投放前端、回收运输中端和处置利用末端相衔
老旧冷库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新建一批规模适度 接的“全过程”“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
的标准化、智能化高端冷库,利用物联网技术加 系。依托重点物流园区,支持建设回收 (加工)
强冷链仓储信息采集与处理。鼓励果蔬种植、畜 基地、分拣中心 (打包站)、回收网点等设施,
禽屠宰企业选购适用型的冷水预冷、冷风预冷、 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完善城市社区废旧
真空预冷或混合预冷设备。鼓励阳高县、天镇 物资回收网络。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县、广灵县、浑源县、灵丘县等特色农产品产地 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推动汽
重点企业、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 车、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利用售后服
造、扩建、新建具有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的 务体系建立再制造逆向物流回收网络。(责任单
预冷设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 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农村局) (四) 打造应急物流体系
培育冷链运输新业态新模式。推广“网络化 探索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应急物资保障预案和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