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4第5期-内文
P. 20
2
2024024··55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4024··55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步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追溯系统,建立来源
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广应用 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可追溯系统。
新能源车辆,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和清洁能源运输 拓展追溯系统应用,鼓励流通企业通过追溯系统
工具与物流装备,加快交通运输装备绿色更新迭 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充分挖掘追溯数据在产品质
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物流园区等 量提升和品牌塑造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市场竞争
场所加大货运车辆适用的充电、加气设施布局建 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设力度。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营智能化监控系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信用风险分类
统,加强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控制与服务 监管制度,依托“信用大同”平台,结合部门行
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 业管理数据,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建立评价模
运输局、市能源局、市工信局) 型,形成针对流通市场主体的全覆盖、标准化、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二) 强化金融机构服务现代流通 公益性信用综合评价机制。统筹使用公共信用综
加强金融供需对接。探索创新供应链金融产 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市场化信用评价结果,
品,规范发展供应链融资,构建“核心企业+协 将各类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同企业+链网式金融”综合金融服务。鼓励核心 的重要参考,不断提升监管效能。提升信用监管
企业通过有资质合规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支 运用深度广度,通过“信用+追溯+监测管理”
持金融机构与平台对接,规范发展供应链应收账 等方式,在流通领域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差异化
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提高各类流通企业 监管措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
的融资效率。支持核心企业发债融资,鼓励中小 监督管理局)
企业通过标准化票据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 完善信用奖惩机制。加大对诚信市场主体及
多服务于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 个人的激励力度,在财政性资金项目、招商引资
(责任单位: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大同金融监 配套优惠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以相关司法裁
管分局) 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处理结果为依据,建
优化流通领域金融软环境。积极对接国内外 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建立重点关
贸易规则,推动流通领域跨境支付结算和供应链 注对象名单制度,对存在失信行为但严重程度尚
金融规范发展,提高涉外金融机构、法律会计机 未达到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标准的流通市场主
构、行业协 (商) 会等服务协同,构建支持流通 体,实施与其失信程度相对应的严格监管措施。
企业海外发展的金融服务网络。鼓励各类金融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
构、中介机构根据流通行业特点,积极参与流通 局、市财政局)
要素市场交易,提供融资、担保、保险等综合服 七、保障措施
务,提升流通领域融资对接精准度和实效性。 (一) 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层面建立能够统
(责任单位: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大同金融监 筹发展改革、规划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商
管分局) 务、市场监督管理等五个部门相关事项的工作专
(三) 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班,负责统筹推进 《大同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
加强追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追溯管理制 市建设方案》 各项任务的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方
度,推动生产、交通运输、流通、仓储、销售等 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专班办公室加强与各部
相关领域建立全程追溯系统。加快推进食用农产 门、各县 (区) 的工作对接,及时向专班提交需
品、药品、有色金属等重要产品追溯系统建设, 要协调事宜。各县 (区) 要强化政策项目落实,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有序扩大追溯管理范围,逐 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