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4第5期-内文
P. 27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4024··55
2
2024024··55
础。实施唐峪灌区、兰玉堡灌区、册田灌区、大 强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完成 5 条山洪沟
众渠灌区、广益灌区、下河湾灌区、北跃灌区、 道治理工程。〔牵头单位:市水务局、相关县
黄黑水河灌区、蕙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区) 人民政府〕
节水改造灌溉面积约 30 万亩。〔牵头单位:市水 五、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态河湖网
务局、相关县 (区) 人民政府〕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四) 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县域 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扛起筑牢环
水网与市级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互连 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建设晋北和环
互通,加快建设县域配套水网工程,提升区域水 首都生态涵养地及全国河源区示范市,织密“两
资源调配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 屏”“两河”“两泉”“多河源”为重点的生态河
程,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 湖网,构建大同市“两区六河多源头,一带两屏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源统一配置,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牵头 多廊道”生态保护格局,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
单位: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市 修复,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各县 (区) 人民政府〕 不断改善河湖健康状况。
四、建设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网 (一) 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对于生态流量
结合市级水网布局,以流域为单元,完善以 考核断面,根据制定的生态流量目标值,落实生
水库为节点、堤防为基础的防洪工程体系,形成 态水量保障方案,持续实施引黄入桑、引黄入
“一心六河两库、六城八河五库,上蓄中疏下 御,册田水库向永定河输水、孤山水库向下游输
排”的防洪总体布局,进行流域系统治理,实施 水等补水工作。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流与湿地修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开 复、河流生态廊道打造、生态堤防建设等为重
展山洪灾害防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点,加强河流生态保护治理,大力推进永定河生
(一)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孤峰山、十 态廊道建设,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
里河 2 座中型水库及 5 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 的河、安全的河”目标,全力确保“一泓清水进
除安全隐患,及时开展新增的病险水库除险加 北京”。〔牵头单位:市水务局、相关县 (区) 人
固,动态消除病险水库,建立水库安全管理常态 民政府〕
化机制,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牵头单位:市水 (二)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大力弘扬大
务局、相关县 (区) 人民政府〕 泉山治山治水精神,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
(二) 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完成 9段流域面积 度,全面实施预防保护,持续巩固水土保持生态
200km 以上河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治理河长 治理成果,推进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治理水
2
126km,对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疏浚整治,对防 土流失面积 105万亩。〔牵头单位:市水务局、相
洪不达标河段进行达标建设,对支流入河口进行 关县 (区) 人民政府〕
系统整治,对不满足要求的穿堤建筑物进行改 (三) 岩溶泉域保护与修复。通过水源置换
造,补齐防洪短板弱项。〔牵头单位:市水务 工程,推进水神堂、城头会泉域保护,逐步增加
局、相关县 (区) 人民政府〕 泉 水 流 量 。〔牵 头 单 位 : 市 水 务 局 、 相 关 县
(三) 山 洪 沟 治 理 工 程 。 按 照 “ 护 、 通 、 (区) 人民政府〕
导”相结合的要求,根据重点山区河道地形、地 (四)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地下
质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清淤疏浚、护岸、排洪渠 水超采治理力度,严格地下水取水审批,规范
建设等措施,加强工程措施,降低致灾因素,加 地下水开发利用行为,保障特枯干旱年份水资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