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25第3期-内文
P. 34
2025025··33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5025··33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行政审批部门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 司、市联通、移动、电信、铁塔公司等部门为
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职责,向各相关审批部 成员单位。
门推送申报材料,启动并联审批程序,出具并 (二) 健全“办不成事”监督机制。行政审
联审批方案。审批手续办理启动后,辅以会议 批部门在政务大厅综合窗口设立“办不成事”
审查、现场踏勘、批件会签等形式同步审批, 反映窗口,畅通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和提出建
限时办结。各相关审批部门在事项的承诺时限 议的渠道,督促各相关审批部门限期处理反映
内出具审批结果,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审批办理 问题;建立部门间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情况
结果推送政务大厅综合窗口。 的日常抽查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提升
并联 (集中) 审批事项涉及市、区两级审 行政审批水平和效能;对联办部门无故缺席各
批的,若市、区两级审批部门之间有上下级管 类审查会议,或不按规定审查、反馈意见、移
辖关系的,由对应的审批部门负责将申请材料 交审批办理结果、不按时办结告知等行为,将
转送相应层级的审批部门;若市、区两级审批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部门之间无上下级管辖关系,由政务大厅综合 (三)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各相关审批部门
窗口将申请材料流转给相应层级的政务中心综 作出行政审批决定后,应及时将承诺信息、审
ն൧ದᆟک܄Б
合窗口,通过相应层级的综合窗口转给相应审 批结果推送至承担事中事后监管责任的相关主
批部门。 管部门,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各相
(三) 信息平台 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后续监管结果信息归集至
按照统一平台、统一代码、统一监管的基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做好审批与监管信息的有
本要求,充分发挥“集成服务”优势,各审批 效衔接。各相关审批部门对未按规定时限补齐
部门依托大同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大同市 补正容缺材料的按退件处理,对核验中发现未
投资项目业务审批系统) 并行审批办理;创新 按要求履诺的可依法撤销审批决定,监管部门
从项目策划生成到竣工验收全流程信息共享和 对申请单位依法依规实施行业监管,监管过程
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整体审批效率。 中发现未按要求履诺的或不符合审批条件的,
市数据局负责完善系统的升级改造,协调 应当通过审管衔接机制通知审批部门依法撤销
推进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一 审批决定,并纳入信用记录,实行联合惩戒。
个平台办理、信息统一发布,数据共用共享。 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对未履
七、保障措施 诺的申请人不得在后续申办的审批服务业务中
(一)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同市工程建设 适用信用审批服务,不享有各类政务服务机构
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由分管行政审批的副 为守信市场主体提供的各类便捷服务措施。
市长担任组长,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四) 做好宣传引导。行政审批部门会同各
由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负 相关审批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推广大同
责工程领域审批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监督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
等工作。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 和改革举措,提高社会各方对改革工作的认同
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 度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组
境 局 、 市 城 市 管 理 局 、 市 园 林 中 心 、 市 水 务 织做好咨询服务,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
局、市交通局、市文物局、市应急局、市数据 到的问题,加强对企业指导,确保改革举措顺
局、市国安局、市气象局、市国动办、市热力 利实施。
公 司 、 市 燃 气 公 司 、 市 电 力 公 司 、 市 供 水 公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