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0年第7•8期
P. 26

7·8/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录,并指导对口县直部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展广播电视问政、在线访谈、政策大讲堂等主
            (2020 年 7 月底前完成)                                   题活动,切实增进政民交流互动。要将政务公
                 县乡两级政府要对照试点领域标准指引,                            开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分值权重

            结合本级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不低于 4%;同时建立政务公开社会评议、责任
            全面梳理细化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编制完                               追究等制度。探索将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成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经上一级政府                               标准规范嵌入部门业务系统,明确公开事项办
            审核后,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发布。(2020                            理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将政务公开
            年 10 月底前完成)                                        工作规则固化到现有业务流程中,做到政务公

                (三) 优化升级,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流程                            开操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运作。
                 县、乡两级政府要推进政务公开内部流程                           (2021 年 10 月底前完成)

            标准化,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                                    县级政府要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农村和社
            关切、依申请公开、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和流                               区延伸,指导村 (居) 民委员会建立完善公开
            程规范;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全面准确                               事项清单,通过村 (居) 民微信群、公众号、

            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                               信息公示栏等渠道,重点公开脱贫攻坚、乡村
            事机构等信息。政务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要设                               振兴、村级财务、惠农政策、养老服务、社会

            立政务公开专区。县级政府及部门、乡镇 (街                              救 助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 方 便 群 众 及 时 知 晓 和 监
            道) 应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县级政府门户                              督。(2021 年 10 月底前完成)
            网 站 集 中 发 布 , 统 一 规 范 设 置 “ 政 府 信 息 公                   三、政务公开主要任务

            开”专栏,开设统一的互动交流和在线办事入                                   (一) 规范主动公开流程
            口,进一步加强公开平台规范化建设。(2020 年                                1 1、、抓好文件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抓好文件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文件起草

            11 月底前完成)                                          单位或部门应明确拟发文件的主动公开、依申请
                 县、乡两级政府要结合自身实践,围绕公开                           公开、不予公开属性,随公文一并报批。对拟定
            什么、由谁公开、在哪公开、如何公开等内容,                              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政策性文件,要依法

            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流程、扩大公开                              依规说明理由,于报批前送相应政务公开工作机
            范围、丰富公开形式、拓宽公开渠道、提高公开                              构备案。无明确公开属性建议或未说明不主动公

            质量,对已有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进行查漏补                              开依据和理由的,不予发文。要建立健全文件属
            缺、优化升级。(2022年 6月底前完成)                              性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对属性为依申请公开或不
                (四) 完善机制,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拓展延伸                          予公开的文件进行复核,对因情势变化或依申请

                 县、乡两级政府要建立完善政务公开事项                            公开的人数和频次达到一定范围的文件,由发文
            标准目录动态调整和管理机制,并根据标准目                               机关或起草单位提出建议,属性可以由依申请公
            录 完 成 对 历 年 形 成 政 府 信 息 的 归 类 整 理 。 同              开或不予公开转为主动公开。

            时,要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结合                                    要逐步扩大主动公开范围,防止依申请公
            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                               开、不予公开属性的滥用,逐年压缩依申请公
            的事项范围、参与方式、参与渠道,并向社会                               开、不予公开文件的数量。确需不予公开的,

            公开;要建立完善利益相关方、群众代表、专                               视情转为涉密文件处理。存在既不确定密级也
            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的制度,鼓励开                               不确定公开属性现象的,发现一起通报一起。



                                                                                                         · 25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