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20年第7•8期
P. 40
7·8/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争、竞相发展,形成以康养产业重大项目为载 吸引养老服务人才提高职业认同,构建职业上
体,集医疗、养生、休闲功能一体化发展的集 升通道,对于优秀的养老服务人才,可优先推
聚区。发展“康养+文旅”品牌,率先在云冈石 荐评选先进、聘请作为实训基地教师。建立养
窟 、 北 岳 恒 山 等 旅 游 景 区 设 立 安 全 助 老 服 务 老服务褒奖机制,常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
站,充分发挥智慧养老云平台和智能化养老终 竞赛,优胜者可获“市级劳模”、“三八”红旗
端产品的技术优势,通过为来同旅游外地老年 手、“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市教育局、市
人提供安全助游服务,实现康养和文旅深度融 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妇联、团市委
合。打造康养论坛品牌,争取把大同作为每年 按职责分工负责)
“康养山西、夏养山西”论坛永久会址,积极宣 17.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在行业特
传推荐我市康养产业投资方向与扶持政策,引 色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中建立养老服
导省内外社会资本到大同投资康养产业。(市发 务 专 业 培 训 基 地 , 开 展 养 老 护 理 人 员 岗 前 培
改 委 、 市 文 化 和 旅 游 局 、 市 卫 健 委 、 市 商 务 训、在岗轮训,承担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中
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的护理人员照护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志愿服务
五、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人员短期培训。特别是依托护士专科院校培养
15.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大力培养养老 养老服务的专科护士,提升养老机构专业护理
服务护理专业人才,提升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技 服务水平。支持将条件较好的民办养老机构挂
能和照护能力,加强在职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牌成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
工作,引导养老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大力 经教育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认定验收后,由行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合高等院校、中等 业主管部门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资助政策,为
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培养老年服务 各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市教育
管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营养调配、心理 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
咨询、能力评估、服务规划等养老专业人才。 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大力培养养老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对养老服务 18.提升为老志愿服务水平。健全“社工+
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等领军人才的 志愿者”联动机制,各社区助老服务站自建志
培训,建立养老服务领军人才储备库。实施养 愿服务队伍,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打造示范社
老管理人才备案制度,打造高素质、懂养老、 区社工室,通过社工+义工联动,充分发挥专业
善运营的养老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支持养老服 社 工 的 引 导 作 用 和 志 愿 服 务 作 用 。 鼓 励 探 索
务机构与专业院校签署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时间银行”模式,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时长的储
战略协议,探索多方式培养培训养老服务人才 蓄与回馈、正向激励等机制。(市文明办、市民
的路径。(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按职 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
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府负责)
16.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强化养老服务 六、落实养老服务扶持政策
人才政策扶持,专门制定出台加强养老服务人 19.推动减税降费扶持政策落地。全面落实
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通过保障养老服务工 减 税 降 费 优 惠 政 策 。 对 于 办 理 用 水 、 用 电 、
作者的劳动权益,优化工作环境,稳步提高薪 用 气 、 用 热 、 物 业 费 等 享 受 居 民 价 格 等 优 惠
酬待遇水平、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补贴制度鼓励 政 策 所 涉 及 到 的 相 关 部 门 , 不 得 以 土 地 、 房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