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0年第7•8期
P. 38
7·8/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政府负责) 渠 道 探 索 农 村 日 间 照 料 中 心 长 效 运 行 的 体 制
二、促进养老机构提质增效 和 机 制 , 鼓 励 并 支 持 社 会 组 织 、 农 民 协 会 、
5.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步伐。全面推行 养 老 服 务 机 构 等 参 与 农 村 老 年 人 日 间 照 料 中
公建民营运营模式,今后新增的政府投资建设 心 运 行 管 理 。 条 件 成 熟 的 县 区 适 时 启 动 公 建
的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均采取委托社会力量 民 营 , 支 持 规 模 化 、 连 锁 化 运 营 农 村 老 年 人
运 营 的 模 式 , 提 高 运 行 效 率 和 服 务 水 平 。 到 日 间 照 料 中 心 , 积 极 探 索 符 合 农 村 实 际 和 村
2022 年底,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 民意愿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市发改委、市
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 50%。充分发挥公办养 民 政 局 、 市 财 政 局 按 职 责 分 工 负 责 , 各 县 区
老机构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 人民政府负责)
重点满足特困供养人员供养需求和为经济困难 8.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对县
的 失 能 失 智 老 年 人 、 计 划 生 育 特 殊 家 庭 老 年 级 人 民 政 府 以 上 相 关 部 门 登 记 备 案 的 养 老 机
人、符合本市优待优抚政策条件老年人等提供 构 , 同 等 享 受 建 设 补 助 和 运 营 补 贴 政 策 。 相
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市发改委、市民政 关 部 门 制 定 民 办 养 老 机 构 消 防 安 全 达 标 工 程
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 实 施 方 案 , 明 确 标 准 条 件 和 方 法 步 骤 , 并 对
府负责) 民 办 养 老 机 构 实 施 消 防 安 全 改 造 进 行 技 术 和
6.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 (敬老院) 业 务 指 导 。 市 本 级 福 彩 金 采 用 以 奖 代 补 的 方
改造提升工程。对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等存在 式 , 重 点 支 持 存 量 民 办 养 老 机 构 的 消 防 改 造
重大隐患的采取整合关闭形式进行资源整合, 工 程 建 设 。 实 施 全 市 养 老 机 构 等 级 评 定 工
并妥善安置好入住对象;对环境设施和地理位 作 。 聚 焦 高 龄 及 失 能 失 智 老 年 人 长 期 照 护 服
置较好的进行改造提升,确保全国养老院服务 务的刚性需求,到 2022 年,实现养老机构护
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全部 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 50%。(市民政局、市财
整改到位,到 2022 年,每个县区至少建有一所 政 局 、 市 行 政 审 批 服 务 管 理 局 按 职 责 分 工 负
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 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县级层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 (敬老院),确 三、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保有意愿入住的实现集中供养。每个县区至少 9.健全医养发展机制。按照“就近就便、
建有三所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 (敬老 互 利 互 惠 ” 原 则 , 支 持 养 老 机 构 开 展 医 疗 服
院),推进有条件的增加日托、上门服务功能, 务、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到 2020 年,普遍
切实助推农村养老服务梯次升级。探索将乡镇 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
敬老院收归县级管理,引导依法办理法人登记 等合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
手续。(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规 医 疗 机 构 纳 入 城 乡 居 民 基 本 医 疗 保 险 定 点 范
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落实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
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范围。支持相关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合开
7.提升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服务水平。 展居家老年人高血压管理干预工作。支持有条
将农 村 养 老 服 务 设 施 建 设 作 为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上门服务和设立家庭病
的 重 要 内 容 , 适 应 农 村 老 年 人 巨 大 养 老 服 务 床,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市卫健
需 求 , 加 大 农 村 养 老 服 务 设 施 建 设 力 度 。 多 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