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0年第9•10期
P. 20

9·10/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阶段,完成全市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                               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
            评估,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                               和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全国自然灾害综
            果。                                                 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为开展普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                                     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 加强组织领导。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                                五、工作要求

            综合风险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人员和普
            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政                               查 对 象 必 须 严 格 按 照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统 计
            府成立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                               法》 的有关规定和本次普查的具体要求,如实

            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                               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数据,按时填报普查表,
            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承                               确 保 数 据 完 整 、 真 实 、 可 靠 。 任 何 地 方 、 部

            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普查业务指导和                               门 、 单 位 和 个 人 不 得 虚 报 、 瞒 报 、 拒 报 、 迟
            监督检查。领导小组非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                               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结果要逐
            成后即撤销。                                             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发布。各级普

                 各县 (区) 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建立                          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涉密
            相应的工作机制。各县 (区) 也要成立第一次                             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根据本                                    附件:大同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
            地实际将普查涉及的部门全部列入本级普查领                               险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导 小 组 内 , 充 分 整 合 已 有 资 源 , 配 强 人 员 队

            伍,做好本地区普查各项工作。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加强协调配合。普查工作要按照“统                                                     2020 年 9 月 15 日

            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
            原则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

            好普查工作。按照国家的普查总体方案,市应
            急 管 理 局 会 同 相 关 部 门 制 定 我 市 普 查 实 施 方

            案,并做好技术指导、培训、质量控制、信息
            汇总和分析等工作,充分利用专业第三方力量
            和已有信息资源,建设我市自然灾害风险基础

            数据库,形成我市普查系列成果。
                (三) 规范经费保障。此次普查工作经费以
            地方保障为主,各县 (区) 人民政府要确保经

            费按时落实到位。市级财政负责市本级相关任
            务支出和市级承担的跨县 (区) 普查工作相关
            支出,并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各县 (区) 适

            当补助。
                (四) 营造良好氛围。各县 (区) 人民政



                                                                                                         · 19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