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0年第9•10期
P. 16

9·10/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网 IPv6 改造;配合省电子政务外网管理部门完                           开展数据共享应用。(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区人
            成市、县互联网出口整合,实现互联网出口统                               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配合)
            一管控,强化安全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市政                                  (四) 构建数字政府服务应用支撑体系

            府信息化中心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                                    9 9..对接完善服务应用支撑系统对接完善服务应用支撑系统。。对接全省
            关部门配合)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加快推动全市各级各类政

                 6 6..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2020 年 11 月      务信息系统接入;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面向
            底前,完成市级集约化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市                               社会服务的政务应用系统“一次认证,全网通
            本级和县 (区) 政府网站统一硬件平台、统一                             行”;推进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在

            软件系统、统一安全保障、统一运维管理的工                               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等领域应用,完成与
            作目标,构建起横向覆盖市直部门、纵向贯穿                               全省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和电子印章制发管理系

            市县两级、综合打通各类服务应用的市级政府                               统对接,推动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材料的同步
            网站集约化平台。完成全市政府网站互联网协                               签发;对接全省统一网上支付系统,实现政府
            议第六版 (IPv6) 部署改造任务。(市政府办公                          非税收入网上支付;对接全省统一递送系统,

            室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配合)                              完善市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申报材料与
                (三) 完善数字政府数据资源体系                               审批结果邮政递送功能,加快实现“网上批、

                 7 7..强化大数据统筹管理强化大数据统筹管理。。完善市级政务数              快递送、不见面、办成事”。(市行政审批服务
            据共享交换平台并依托市级政务云平台,加强                               管理局 〔政务信息管理局〕 牵头,各县区人民
            政务大数据汇聚管理和应用。年底前,初步完                               政府、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成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                               相关部门配合)
            间地理和电子证照 6 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                                 (五) 建设完善政务服务基本应用

                                                                    100..加快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加快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
            选取 3 到 5 个重点领域开展政务大数据规范化建                               1
            设试点,健全“一数一源”的数据更新维护机                               能
                                                               能。。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
            制,形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门户,丰富各部门服务频道功能,形成全市统

            2021 年建成民生服务、社会保障、精准扶贫、                            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入口,县 (区) 已建
            应 急 管 理 等 一 批 主 题 信 息 资 源 库 , 初 步 形 成              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统一接入。各部门自建

           “数字政府”政务大数据体系,为公共服务、社                               的网上办事分厅或窗口要应合尽合。推动政务
            会治理等提供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持。(市发改委                              服 务 事 项 在 政 务 服 务 网 、 移 动 终 端 、 实 体 大
            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配合)                               厅、政府网站和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服务渠道

                 8 8..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完善政务           同源发布。完善全市统一的综合受理平台。(市
            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依照山西省 《政务信息资                              行 政 审 批 服 务 管 理 局 〔政 务 信 息 管 理 局〕 牵
            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外网)》 系列标准,优                             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配合)

                                                                    111..建立政务服务网上评估评价体系建立政务服务网上评估评价体系。。依照
            化提升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完善市级                                    1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共用。落实                               全省网上政务服务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围绕服
            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共享                               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

            责任,市直各部门业务系统按统一规范接入市                               确度、在线办理成熟度、在线服务成效度,开
            级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依托共享平台                               展政务服务的网上评价,以评估评价强化常态



                                                                                                         · 15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