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1年第1期
P. 12
1/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工作报告·
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办 等项目”转变;深化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
好“市民大讲堂”和“平城讲坛”,建好用好新 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工业用地供应机制。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对 同时,国资国企、开发区“三化三制”等各项
内对外文化交流,弘扬新时代文化主旋律。鼓 改革都要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励社会各界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支持各类企业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京同合作,精准
主体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 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实施跨区域发展
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导向功能,让社会 战略,立足大同与北京区域相近、地缘相接、
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久深入人心。 高 铁 互 通 的 优 势 , 抢 抓 首 都 城 市 功 能 疏 解 机
(五) 聚焦融入新格局,加快构筑改革开放 遇,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首
新高地 都 1.5 小时”经济圈,全力建设资源优势互补、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更深层次改革, 要素有序流动、区域协同创新、产业联动发展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指示,大胆先行先 的合作创新实践区,借势首都,振兴大同。积
试,全力破除一切影响市场主体发展的各种障 极承接首都资源外溢,引进北京大型企业发展
碍,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总 部 经 济 , 在 科 技 研 发 、 职 业 教 育 、 数 字 经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放管服效”改革,加 济 、 文 旅 融 合 、 绿 色 发 展 等 方 面 开 展 务 实 合
快数字政府建设,真正实现“一朵云”“一平 作,共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初
台”“一张网”“一系统”“一城墙”,切实提高 创企业孵化器。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吸引更
“数治”能力,在政府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 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大同竞相
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集聚,实现互惠共赢、利益共享。升级开放平
强化市场导向,回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服务 台,推动大同国际陆港与华远陆港开展合作,
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让 实现进出口额 30 亿元;提速晋北物流园建设;
企业甩掉包袱抓生产、心无旁骛谋发展。能源 推动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尽快获批,加快跨
革命综合改革,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研 境电商产业核心园区建设,全市进出口额突破
究制定大同行动方案,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争 60 亿元。
取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度电 0.3 元电价市场份额, 创新招商引资办法。着力破解影响企业落
将煤电电价“洼地”转换为新能源全产业链发 地 的 体 制 机 制 等 问 题 , 确 保 企 业 和 项 目 进 得
展“高地”。财税金融改革,转变财政资金支持 来、能留住、快发展。加大招商量化考核和绩
方式,从补建设向奖效益、补企业向补平台转 效考评力度,确保政策向招商集成、各方力量
变,提高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创新投融资服务 向招商集中、优质资源向招商集聚。综合运用
体系,用好大同能源产业发展、黄花产业发展 驻点招商、会展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
等各类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 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投
与 项 目 建 设 ; 鼓 励 支 持 银 行 优 化 普 惠 金 融 服 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优质产
务,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土地要素保 业项目。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
障机制改革,全面梳理全市可利用的资源,鼓 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以实际行动为民营经
励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健全土地 济降本减负、排忧解难,让大同成为投资创业
征收储备机制,推动“项目等土地”向“土地 的沃土。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