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1年第1期
P. 13
·工作报告· 1/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六) 聚焦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 统、全领域、全覆盖的服务终端,加快实现城
心城市 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民生领域智能化服
全面落实省委“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的 务“一键通办”,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智慧
城镇化战略部署,精心做好规划引领、城市建 城市”。
设、城乡融合文章,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 推进大县城建设。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突
人民生活质量。 出培育县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和富民经济,
强 化 城 市 规 划 引 领 。 立 足 战 略 性 、 全 局 提升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大力推进
性、前瞻性,进一步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略规划、行动规划、项目策划,科学谋划空间 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充分对接。各县
整体布局,特别是要做好自然资源保护、国土 区要立足区位、资源、产业优势,聚力建设差
空 间 规 划 和 利 用 工 作 , 最 大 限 度 盘 活 土 地 资 异化、有特色的魅力县城,提升公共设施水平
源,确保规划跟上时代发展,真正发挥引领作 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
用。认真抓好各类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 (七) 聚焦践行“两山理论”,加快改善生
建性详规、专项规划调编,扎实推进各县区规 态环境质量
划编制工作,形成规划合力,坚决遏制无序发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展;做好城市愿景展示工作,生动呈现大同的 念,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治理任务落实,
美好未来。 确保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续建平城街西延桥梁 提升空气质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
工程、北环路、氢都大道 (开发区纬一路) 等 控体系,进一步清理 3 米以下的煤气发生炉,
城 市 主 干 道 , 实 施 兴 云 华 庭 西 侧 和 北 侧 规 划 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公转
路、云山街南一路等配套道路工程,开工建设 铁”,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类柴油货车,城市公
通和路南一路等 10 项新建工程。启动实施南环 交、出租、环卫等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
高速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省道 203 提质改造 能源车。全年优良天数比例确保达到 85%以上
和国道 109、208 市区段改线工程,优化城市交 的目标。
通框架。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完善城市排 抓 好 流 域 治 理 。 坚 持 源 头 治 理 、 系 统 治
水防涝设施,科学布局雨水调蓄设施,增强道 理、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桑干河、大清河流域
路绿化带雨水消纳功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统筹实施“五水
为引领,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死 综改”。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强化对重
角环境整治,对城市建筑风格进行统一设计管 点涉水企业的监测监管,加大沿河企业、农村
理,坚决消除城市“脏乱差”。加快公园城市建 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
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品格和品位。 达标。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 加强国土绿化。坚持生态与生计相结合、
智慧化、智能化、自动化城市美好生活的新需 增收与增绿相结合,有序推进国土绿化彩化财
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 化行动。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12.6 万亩、
智能等前沿技术,科学布局全域应用场景,构 草种繁育基地建设 600 亩、草原修复项目 3 万
建标准化的城市基础信息编码体系,建立全系 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 12 万亩。深入推进浑源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