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1年第4期
P. 37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4/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型出雏形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总体思路和要求, 势、产业走势、市场形势招引项目,在融入双
按照市委“136”发展战略部署,坚持“项目为 循环接链补环中培育项目;充分结合大同比较
王 ” 鲜 明 导 向 , 聚 焦 “ 六 新 ” 和 “ 两 新 一 优势,谋划构建转型产业集群项目和现代产业
重”,深化项目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以谋划储 体系重大项目。储备项目要注重质量,要有利
备项目为基础、年度建设项目为支撑、重点工 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升级,有利于促进
程为引领,构建全市项目一体化谋划、服务、 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突出“六新”和
保障体系,形成“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 “两新一重”,必要时组织市县 (区) 项目谋划
目”新局面,全面推进各级开发区“承诺制+标 专题推进会和专家论证会,提高储备项目可靠
准地+全代办”改革,为我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 性和成熟度。储备项目由各级各部门分级负
市,提供强大新动能。 责、动态生成。(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
(二) 主要目标。形成全市一体化推进项目 农村局、市住建局、市能源局、市交通局、市
建设的强大合力,实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数字政府服务中心、市经建投公司、市铁投公
服务精准、保障有力、落地率提高的总目标。 司等牵头,各县区政府、各级开发区管委会和
全市储备项目规模动态保持在年度投资规模的 5 市直部门各负其责)
倍以上;年度投资增速高于全省 GDP 增速,“十 年度建设项目度建设项目是当年开工建设、形成实物
年
四 五 ” 产 业 投 资 占 比 提 高 5 个 百 分 点 以 上 ; 投资量的项目,包括新开工和续建项目。新开
“六新”项目年度投资占全市产业投资比重达到 工项目从储备项目中产生。年度建设项目应基
三分之一左右;开发区产业投资规模年均增长 本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审
20%以上,转型“主战场”作用充分发挥;招 查,符合节能环保、环境承载、安全生产等方
商引资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比例达到 50% 面要求,其中产业类项目已完成尽职调查、可
左右。 行性论证。年度建设项目要形成“一盘棋”,
二、统筹谋划推进项目 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创新平台、基
以转型出雏型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全 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各领域项目,包括市本
市投资项目管理库、重点工程管理库功能,加 级、县区、开发区项目。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要
强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推进部门统筹协调能 编制“一本账”,统筹规范管理。(各县区政府
力,全领域夯实项目基础,全方位健全推进体 和各级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市住建局、市交通
系,全口径数字化管理,提高科学抓项目的质 局、市能源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数字
量和水平。 政府服务中心、市经建投公司、市铁建投公司
(一) 分级分类谋划项目。坚持扩规提质并 等负责)
重
重,滚动接续,梯次推进,构建储备项目、年 重点工程点工程是契合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导向、
度建设项目、重点工程一体化项目谋划体系。 具备一定投资规模、引领性带动性强的转型标
储备项目备项目是有明确投资意向、有一定前期
储 杆项目,主要从“六新”和“两新一重”领域
基 础 、 需 要 持 续 完 善 开 工 条 件 的 项 目 。 县 中遴选。重点工程分为省市两级,享受同等政
(区)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围绕国家和省市重 策。 市发改委 (项目推进中心) 应对辖区内申
大发展战略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 报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和综合平衡,征求同级自
期规划策划包装项目,紧盯发展大势、科技趋 然资源、生态环境及相关行业、业务主管部门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