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21年第4期
P. 40
4/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项目推进情况排队通报,定期形成项目专报报 闲置土地相挂钩。省级重点工程所需土地指标
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依托市投资项目管 除由省级部分保障之外,市级自然资源部门要
理库和重点工程库,精准掌握项目进度、堵点 从全市土地供应指标中预留 10%以上机动指
难点、企业诉求,实现“键对键、面对面”线 标,保障当年能形成一定投资体量和建设规模
上线下联动服务。省市重点工程要细化方案、 的省市级重点工程。新建工业类项目优先“标
列明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发改委、 准地”出让。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报批先行用
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和各级开发 地并在 6 个月内完善用地手续。(市规划和自然
区管委会负责) 资源局负责)
(六) 上下联动机制。统筹市县两级力量, (二) 用能保障。节能主管部门要严格能耗
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合力推进。联动抓跨区 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根据省里分解下达我市能
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建设,市级整体推 耗总量控制目标,统筹安排、探索从全市能耗
进、县区各负其责。联动抓跨层级审批,对需 总量指标中预留一定机动指标,应保尽保省市
要省级部门审批的事项,探索实行县级直报。 重点工程用能指标。对区域能评范围内年综合
联动抓招商引资,统筹全市产业项目布局,支 能源消费量 5000 吨标准煤以下符合要求的项
持县区错位发展。(各县区政府、各级开发区管 目,实行节能承诺备案管理。(市能源局负责)
委会、市行政审批局负责) (三) 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生态环境主管
(七) 监督考核机制。对市直部门、各县 部门统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省市级重
区、各开发区、企业项目建设年度任务实行 点工程所需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实
“五账”管理。对市直部门、各县区及各开发区 行污染物削减量预支管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
出台的优惠性政策从力度方面、执行落实方面 实行环评豁免。(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等进行综合考评;推行企业主动公示型信用承 (四) 资金保障。财政和金融主管部门要切
诺,将企业推进项信息纳入我市公共信用信息 实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
平台,通过“信用中国 (信用大同) ”公示。 央预算内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优先支持重点
项目进展按“红黄绿”亮色管理,市发改委 工程建设。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市发改委
(项目推进中心) 定期向市政府报送进展及督办 (项目推进中心) 推动各级政府部门探索建立财
情况,向县区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通报项目计 政性资金存放与金融对项目融资服务效果相挂
划执行情况,做到目标亮相、考核亮牌、奖惩 钩的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支持项目建设的
亮剑。(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人行大同市 积极性。探索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投贷
中心支行负责) 联动的方式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鼓励企业开
四、全方位保障项目 展 基 础 设 施 领 域 不 动 产 投 资 信 托 基 金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做好市级统筹和 (RE-ITs) 试点和 PPP 试点。通过发行企业债券
分级配置,实现要素安排和项目需求精准匹 等方式直接融资的项目,市直主管部门要“一
配。重点工程优先享有以下政策保障。 项一策一专班”做好服务。(市财政局、市发改
(一) 用地保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坚持 委、市金融办、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负责)
“土地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增量指标配置与 (五) 配套保障。电力、交通、邮电、供
项目质量数量、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处置 水、供热等单位,应当优先保障重点工程对项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