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P. 18
或 NIV 治疗疗效不佳,应及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3)有创机械通气
一般情况下,PaO /FiO 低于 150 mmHg,特别是吸气努力
2
2
明显增强的患者,应考虑气管插管,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但
鉴于重型、危重型患者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不应单
纯把 PaO /FiO 是否达标作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指
2
2
征,而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器官功能情况实时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延误气管插管,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
早期恰当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型患者重要的治
疗手段。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于中重度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患者,或有创机械通气 FiO 高于 50%时,可采用
2
肺复张治疗,并根据肺复张的反应性,决定是否反复实施肺
复张手法。应注意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可复张性较
差,应避免过高的 PEEP 导致气压伤。
(4)气道管理
加强气道湿化,建议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有条件的使
用环路加热导丝保证湿化效果;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必要
时气管镜吸痰;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如振动排痰、高频
胸廓振荡、体位引流等;在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
尽早开展被动及主动活动,促进痰液引流及肺康复。
(5)体外膜肺氧合(ECMO)
ECMO 启动时机。在最优的机械通气条件下(FiO ≥80%,
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