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0年第7•8期
P. 5
·大同市人民政府文件· 7·8/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门分别负责)
二、主要任务 (二) 健全监管规则和标准
(一) 夯实监管责任 1 1..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
1 1..明确监管职责明确监管职责。。各级监管部门严格按照 卫生、节能、生态等重点领域严格按照管理标
法 律 法 规 和 “ 三 定 ” 规 定 , 结 合 权 责 清 单 编 准 、 技 术 标 准 、 安 全 标 准 、 产 品 标 准 开 展 监
制,在国家及我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 管。精简整合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社会团
项目录清单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 体制定高于强制性标准的标准,开展标准自我
全面梳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监管事项,明确监 声明公开并承诺执行落实,推动有关产品、技
管对象、监管范围、监管依据等,依法对市场 术、质量、服务等标准与国际接轨互认。适应
主体进行监管。监管事项要逐条明确分管负责 新经济新技术发展趋势,及时修订调整已有标
人 、 具 体 承 办 机 构 及 承 办 人 员 , 确 保 事 有 人 准。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标准的研究制定。通过
管、责有人负。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机构 质量认证体系对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健康、
职 能 变 化 情 况 , 及 时 对 监 管 事 项 进 行 动 态 调 生态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市市
整。(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市委编办、 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
市司法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 分别负责)
负责) 2 2..规范监管行为规范监管行为。。全市各级监管部门严格
2 2..厘清监管责任厘清监管责任。。对“一枚印章管审批” 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标准规则,按照统一
后实现审管分离的事项,由行业主管部门履行 的规范细化监管事项和检查实施清单,逐一明
事中事后监管主体责任,审批和监管部门要建 确具体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
立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加强审管衔接;对未实 方式等,纳入山西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统一
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事项,由审批主管部 管理并动态更新。对每一项监管事项按照监管
门履行事中事后监管主体责任。对已经取消审 工作指引,明确监管内容、方法、依据以及检
批但仍需监管的事项,主管部门负责履行事中 查结果处理的具体要求等,提升监管规范化、
事后监管职责;对下放审批权的事项,要同步 标准化水平。(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各
调整监管层级,确保权责一致;对审批改为备 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案的事项,主管部门要加强核查,对未经备案 (三) 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
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依法予以查处。 1 1..深入推进深入推进““互联网互联网++监管监管”。”。全市各级监
(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管 部 门 履 职 过 程 中 形 成 的 行 政 检 查 、 行 政 处
3 3..区分监管事权区分监管事权。。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 罚 、 行 政 强 制 等 信 息 以 及 司 法 判 决 、 违 法 失
“放管服效”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协调制定全市监 信、抽查抽检等信息,各级监管部门有关监管
管计划,指导和督促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 投诉举报数据,信用中国 (山西)、国家企业信
加强和规范监管执法,把加强公正监管作为重 用信息公示系统 (山西) 等重要监管平台数据
点,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对涉及面广、 等,及时汇聚到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大
较为重大复杂的监管领域和监管事项,主责部 数据中心。监管结果信息及时归集到相关市场
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建 主体名下。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构建风险预
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 警 模 型 , 对 相 关 风 险 进 行 精 准 识 别 、 提 前 预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