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0年第7•8期
P. 8

7·8/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文件·


            力度和问责力度。(市司法局牵头,市委编办、                              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市                              “放管服效”改革协调小组加强对本实施意见落
            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实工作的跟踪督促,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

                 2 2..全面推进监管执法公开全面推进监管执法公开。。聚焦行政执法             到位。
            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行                                   (二) 统筹监管资源

            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简政放权和“一枚
            法制审核制度。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                              印章管审批”改革,根据职责任务变化,科学
            建立全市统一的执法信息公示平台,按照“谁                               配置审批和监管执法力量,切实把更多行政资

            执法、谁公示”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                               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要
            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外,                               进一步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

            行政执法职责、依据、程序、结果等都应对社                               输、农业、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对
            会公开。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                               集中行政处罚权,整合精简执法队伍,推进行
            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做到全程                               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乡镇 (街道) 延伸下沉,

            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必须经                               逐 步 实 现 基 层 一 支 队 伍 管 执 法 , 形 成 监 管 合
            过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                               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

            不得作出决定。(市司法局牵头,市行政审批服                                  (三) 加强法治保障
            务管理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                                    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根据监管
            负责)                                                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加快推进我市

                 3 3..健全失职问责健全失职问责、、尽职免责办法尽职免责办法。。将落实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改废释工作,为事中
            事中事后监管职责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事后监管提供健全的法治保障。加强监管执法

            指标。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监管                              与司法的衔接,建立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
            履职评估评价体系,评估结果作为目标责任考                               察机关间案情通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
            核和问责依据。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                               程序。

            责 制 , 促 进 监 管 执 法 部 门 和 工 作 人 员 履 职 尽                  (四)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执法。加快完善各监                                    全市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快建设高素质、职

            管执法领域尽职免责办法,明确履职标准和评                               业化、专业化的监管执法队伍,扎实做好技能
            判界线,对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履行监管职责、                               提升工作,大力培养“一专多能”的监管执法
            监管对象出现问题的,应结合动机态度、客观                               人员。推进人财物等监管资源向基层下沉,保

            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                               障基层经费和装备投入。推进执法装备标准化
            回损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符合条件的要予                               建设,提高现代科技手段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
            以免责。(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市、各县 (区) 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事中

            事后监管工作负总责,营商环境建设考核部门
            要将全市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情况纳入我市营



                                                                                                         · 7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