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0年第7•8期
P. 6
7·8/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文件·
警、跟踪预警和反馈处理。积极推行以远程监 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扰。不断完善“双随机、
管 、 移 动 监 管 、 预 警 防 控 为 特 征 的 非 现 场 监 一公开”监管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将随
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市行政审 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
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 信 用 等 级 、 风 险 程 度 挂 钩 , 对 有 不 良 信 用 记
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录、风险高的要加大抽查力度,对信用较好、
2 2..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以统一社会信用代 风险较低的可适当减少抽查。抽查结果要分别
码为标识,依法依规建立完善权威、统一、可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山西)、“信
共享可查询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大力推行信 用山西”网站、山西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等
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履行情况纳入信用记 全面进行公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县
录。制定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依据企 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业信用情况;在监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频次等 4 4..对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对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各级监管部
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规范认定并设立市场主 门根据市场主体风险等级,加大对重点监管对
体信用“黑名单”,建立企业信用与自然人信用 象的检查力度和频次,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
挂钩机制,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 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实行全覆
联合惩戒。推动联合奖惩的管理和业务协同; 盖的重点监管。通过风险分析方法,强化全过
逐步推动市场主体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获 程质量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严格落
得信贷、发票领用、出口退税、出入境、高消 实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质
费等方面实施信用记录“逢办必查”“逢查必 量 和 安 全 责 任 , 守 住 质 量 和 安 全 底 线 。 对 食
报 ”, 让 失 信 市 场 主 体 “ 一 处 失 信 , 处 处 受 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
限”。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异议信用信息 建立健全以产品编码管理为手段的追溯体系,
的接收、处理、反馈工作机制,对符合信用修 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
复条件的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在保护 条。(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涉及公共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 5 5..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
私等信息的前提下,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鼓励创新、促
握的信用信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市场 进创业,探索科学高效的监管机制。对新生事
监 督 管 理 局 、 市 行 政 审 批 服 务 管 理 局 分 别 牵 物分类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采取审慎包
头,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容监管,促进新动能健康成长。对看得准、有
3 3..全面实施全面实施““双随机双随机、、一公开一公开””监管监管。。将 发展前景的;引导其健康规范发展;对一时看
全市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 不准的;设置一定的“观察期”,对出现的问题
纳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运行。到 2020 年 及时引导或处置;对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
底,除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实现全市市场 重不良后果的,严格监管;对以创新之名非法
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 经营的,坚决依法予以查处。推进线上线下一
覆盖。建立健全跨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 体化监管,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各县区政
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推动在 府、市直各部门分别负责)
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 6 6..依法开展案件查办依法开展案件查办。。对监管中发现的违
态化,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 法违规问题,综合运用行政强制、行政处罚、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