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21年第3期
P. 23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3/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监管执法人员移动执法终端、                              事故直接原因的监管和执法人员应予以免责,
            执法记录仪、个人安全防护等装备人手一台                                激励监管和执法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严
            (套),并配套相应的采集工作站。积极利用现代                             格执法。健全安全生产表彰、奖励等激励制

            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建立覆盖省市县各级、各部                              度,市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表彰奖励市
            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监                              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个人和

            管执法和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提高安全监管信息                              生产经营单位,并完善医疗救治、心理康复、
            化科学化水平,实现“智慧”监管。                                   疗养、保险和抚恤优待等保障政策。
                (十) 加大安全监管执法经费保障力度。按                                四、强化安全监管“四条要求”

            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将安全监管执法                                  (十三) 加强对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领导。
            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完善财政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监管能力建

            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安全监管执                              设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监管能力建
            法经费保障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安全监管执法                              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协调组织、编
            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各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制、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支持各行业监管部

            部门,每年要在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安全生产监                              门做好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工作。
            管和执法经费,切实保障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                                  (十四) 形成安全监管合力。各行业监管部

            管和执法工作。按照“谁用款、谁负责”的原                               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挂牌责任
            则,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绩效评价和管理                              制,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需要采取联合执法
            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的,牵头部门要制定检查方案,各有关部门要

                (十一) 提升安全监管技术保障能力。按照                           积极配合,严格执法。发挥好行业监管部门的
            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要求,各级                               专业优势和政府安委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

            安委办成立安全生产专家咨询委员会,各行业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监管部门建立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库,专家                                   (十五) 推进安全监管法治建设。强化依法
            数量和质量要满足各级各行业安全监管、抢险                               行政意识,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救援工作需要。出台专家咨询服务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生产法治保障体系。深入落实新公布
            提高专家薪酬待遇,建立容错机制,充分发挥                               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和深化行政审批
            专家作用。支持鼓励设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                               制度改革要求,推进省政府完善的地方性法规

            所,促进安全评价、安全检测检验等安全生产                               制度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政府
            技术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大力推行高危行业安                               规章落实,进一步完善监管程序,规范监管行
            全生产责任保险,发挥第三方预防事故的积极                               为,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作用,完善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制度,                                   (十六) 强化安全生产追责问责。实行安全
            为全市安全监管和抢险救援提供重要支撑。                                生产“一票否决”,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取消

                (十二) 建立完善监管人员激励制度。建立                           负有领导和监管责任的相关人员当年各项评先
            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尽职免责保障制度,对监                               评优资格。对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落实
            管和执法责任边界、履职内容、追责条件作出                               不力、推进缓慢、违法违规审批发证、发现问

            明确规定,特别是对按计划完成执法检查任                                题隐患不依法处罚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安全
            务,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事故隐患,不构成                               监管人员责任。



           · 22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