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2年第1期
P. 36

1/202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化主管部门应责令具体市直部门限期整改。                                展年度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
                  市直部门应在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后一个月                            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内,将竣工验收报告提交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                                   市直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接受市政务

             门备案。对未备案的项目,不得拨付后续建设                               信息化项目主管部门的检查管理,配合做好监
             资金和运行维护经费。                                         督评估和绩效考核工作,如实提供建设项目有

                  第二十七条         市直部门应在年度预算结束                    关资料和情况。市政务信息化项目主管部门根
             后,按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开展项目自评                               据评估结果对信息化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
             价,并将自评价报告报送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                             意见,监督项目整改工作以及督促市直部门完

                          第四章       应用和评估                       善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         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                                 第五章      管理和安全

             对 市 直 部 门 运 行 中 政 务 信 息 化 项 目 的 技 术 维                  第三十二条          政务信息资源产权归市人民
             护、停用报废、信息共享、运维机制等工作进                               政府所有。由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应用
             行 日 常 监 督 和 年 度 考 评 。 对 项 目 资 金 使 用 情              需求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完善数据开放

             况、项目产出和效果以及项目应用效率、客户                               平 台 和 标 准 体 系 , 推 动 政 府 数 据 开 放 共 享 利
             服务程度、操作难易程度、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用。各部门依规开展日常政务信息资源的治理
             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核。                                        和维护。

                  第二十九条         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十三条          市级政务云平台是全市统一
             对项目应用进行评估。对发现问题后拒不整改                               的政务信息大数据平台,应满足全市政务信息

             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暂停拨付项目建设                               数据存储、整合、共享、开放等管理功能,全
             和运维资金,直至终止项目。对造成项目建设                               市各类政务信息化系统应当依托市级政务云平
             资金严重损失的,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                                 台进行数据治理。

                  第三十条       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按照                          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依托市级政务云
            “以效能为导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原则,通过                               平台,对全市政务数据进行整合,并形成自然
             资料审查、第三方评估、公众调查问卷等方式                               人、法人、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社会信

             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应用效能评估机制,对政                               用、宏观经济六大基础资源库。
             务信息系统的计算、存储、网络等支撑和适配                                   第三十四条          政务信息资源质量管理遵循

             能力,以及用户满意度、政务效能提升程度、 “谁采集、谁负责”“谁校核、谁负责”的原
             应用可持续发展水平、系统安全可靠程度等方                               则,由各级政府部门和政务信息主管部门承担
             面进行综合评价。                                           质量责任。

                  市直部门应立足本单位职能,创新政务应                                第三十五条          市直部门应开展网络与信息
             用,提升应用效能,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服务                               安全风险评估,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和国家密码

             社会公众、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以                               管理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密
             政务信息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履职能力,推                               码保障系统并定期评估,切实保障政务信息系
             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统安全稳定运行。项目软硬件产品及运行的安

                  第三十一条         市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                    全可控情况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
             政务信息化管理应用评估办法,对市直部门开                                   市直部门根据履行职责需要,依法依规加



                                                                                                         · 35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