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2年第3期
P. 38
3/202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指挥中心与作业站点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业务 政府)
系统,加强空中交通 管 制 部 门 与 气 象 部 门 信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息 共 享 , 提 高 精 准 调 度 、 空 地 协 同 作 业 指 (十一)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人工影
挥 能 力 , 为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作 业 提 供 气 象 安 响天气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发挥通航
全 保 障 。(责 任 单 位 : 市 气 象 局 、 市 发 改 示范市建设优势,发挥气象及相关部门科技人
委 、 市 财 政 局 , 民 航 山 西 空 管 分 局 , 各 县 才创新作用,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新技
区 人 民 政 府) 术研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 的 效 果 检 验 分 析 ,
(八) 提升作业能力。实施市县两级 6 个地 加 强 大 同 冰 雹 发 生 发 展 机 理 和 防 雹 关 键 技 术
面 固 定 火 箭 作 业 点 标 准 化 建 设 , 增 加 作 业 火 研 究 , 探 索 无 人 机 等 新 型 技 术 在 人 工 影 响 天
箭、焰炉等新型作业装备,全部加装火箭发射 气 作 业 中 的 应 用 , 推 动 市 县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科
系统安全锁装置,实现作业装备标准化、信息 技 进 步 。(责 任 单 位 : 市 气 象 局 、 市 发 改
化、安全化,形成 6 个标准化固定火箭作业点 委 、 市 财 政 局 、 市 科 技 局 , 各 县 区 人 民 政
和 6 个流动作业点的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 府)
局。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绿色作业弹药,提 (十二) 加强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
升我市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能力。(责任单 养和引进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科技人才,建立健
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区 全人工影响天气人才激励制度。加强基层作业
人民政府) 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考核。探索通
(九) 扩大作业范围。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能 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业队伍,健全聘
力提升工程,打破地 域 界 限 , 科 学 规 划 作 业 用管理制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对在人工影响
点 布 设 , 按 照 15 公 里 网 格 标 准 建 设 标 准 化 天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
地 面 固 定 作 业 点 , 并 在 高 海 拔 山 区 择 优 选 址 和省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责任单位:市气象
布 设 “ 线 性 ” 地 面 增 雨 焰 炉 , 扩 大 作 业 覆 盖 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军分区战备建设
范 围 , 提 高 增 雨 作 业 面 积 , 实 现 全 市 范 围 固 处,各县区人民政府)
定 作 业 点 基 础 布 局 全 覆 盖 。(责 任 单 位 : 市 五、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发 改 委 、 市 财 政 局 、 市 气 象 局 , 各 县 区 人 民 (十三) 落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牢固树立
政府) 安 全 生 产 是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工 作 底 线 要 求 的 观
(十) 强化安全保障。严格落实空域申请、 念,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作业人员备案、作业安全保卫、作业站点巡查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等工作制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落实人工影 治理,落实安全责任措施。将人工影响天气安
响天气作业人员劳动保护、人身意外伤害和公 全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制定人工影响天气
众责任保险等保障制度。加强作业装备、弹药 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安全事故处 置 应 急 预 案 ,
购置、运输、使用等安全管理。完善弹药专业 依 法 组 织 开 展 安 全 生 产 联 合 检 查 、 应 急 救 援
化、规范化存储制度,将作业弹药按规定纳入 和 调 查 处 置 工 作 , 加 强 应 急 指 挥 调 度 , 定 期
军队、人武部门的专业仓库或符合条件的民用 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责任单位:市应
爆炸物品存储库房。(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急 管 理 局 、 市 公 安 局 、 市 气 象 局 , 各 县 区 人
市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市公安局,各县区人民 民政府)
· 37 ·